山东掘金地下综合管廊 完善提升城市功能

16.09.2015  11:51

 

 

  【导语】日前,山东省提出5年80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面对钢材和水泥行业的市场需求下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的启动将精准消化这两个产业的过剩产能。

  【同期声】王希

  这里是滕州市高铁新区的一个地下管廊建设现场,高3.6.宽3米的两个单体舱,可以将供电、通讯、中水和供水四种管线全部纳入其中。

  【同期声】滕州市高铁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森

  这一侧我们计划下一步做支架,底下是220和110千伏的电,上部是10千伏的电。这一侧下步是弱电的支架,通讯、电信、移动、包括广电。

  【正文】滕州市的地下管廊,长21公里,总投资11亿元,平均每公里投资高达5400万元,而这仅仅是地下管廊建设的普通标准。

  【同期声】山东省住建厅城建处 张金城

  按照国际标准,综合管廊需要容纳水、电、气、热等各类管线,每公里综合造价大约得1.2亿元……

  【正文】据了解,目前山东每年新建和大修道路约2000公里,如果40%道路建设综合管廊,新增的投资需求就有上千亿元。即使抛开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动的增长需求,按照目前山东制定的每年100公里建设目标,今后五年每年投资也在百亿元以上。

  【同期声】省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  张金城

  山东的钢铁水泥产能过剩是比较突出的,通过综合管廊建设,大量消耗钢铁水泥等资源,对于精准消化过剩产能具有重要作用。

  【正文】专家指出,地下管廊建设每公里大约需要钢材2300吨,水泥6000吨,仅规划中的800公里综合管廊,钢材水泥消耗就可达800多万吨,对机械设备等需求也非常高。今年初,财政部确定给予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3亿元的连续三年地下管廊建设专项补贴,并以奖代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发改委也降低了专项债券资金募集门槛。今年两会,地下管廊建设首次写进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全省13个城市已建管廊里程227公里。列全国第一,其中,长达30公里的日照北京路为山东首条地下管廊,青岛高新区投资10亿元的国内规模最大管廊正在加紧建设,此外青岛红岛开发区、威海东部新城等正在进行整建制区域管廊建设。因先进化程度最高被誉为“全国第一地下管廊”的济南二环西路地下管廊,建成部分将确保50年不用开马路拉链。

  【同期声】济南二环西路地下管廊建设负责人  范天东

  二环西路管廊建成后,天上的蜘蛛网消失了,地上的井盖减少了,维修管廊、增容的,没有必要开挖马路了。

  【正文】天上蜘蛛网,地上井盖林,据统计,全国每天地下管线事故多达5、6起,仅过去五年造成的死亡人数就有117人。每年因为道路开挖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2000亿元。城市生命线被诟病为生病线,从惠民生角度看,一头乱发般的地下管线如今亟需一枚发卡,这就是地下管廊。

  【同期声】山东省政府研究室巡视员 聂炳华

  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既有利于改善城市面貌,而且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说是一项稳增长、惠民生的工程。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