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山东环境监测TO模式显效 “转让-经营”避行政干预

11.03.2016  18:40

  环境问题日益升级为公众关心的热点,向社会呈现最真实可靠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信息,不仅是公众的诉求,更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管理智慧。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介绍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时,提及山东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的特点,称山东的空气质量监测早就不是政府在做,而是交给第三方,政府购买服务。

  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看来,污染源数据公开山东做得最好,而山东对于环境监测服务外包的尝试,则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可靠。 

  告别“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之前出现空气质量数据与老百姓感受不一致的现象,与以往的考核体制机制有很大关系。政府既当提供环境监测信息的‘运动员’,又当负责监督管理的‘裁判员’,环境监测数据公信力容易受到质疑。”山东省环保厅一位负责人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

  随着环境监测领域越来越广泛,监测项目和频次不断增加,环境监测管理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监测数据基本由各级环保部门自行监测上报,“考核谁、谁监测”,很难避免同级行政干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开始对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机制进行改革。

  2010年,山东确定实行“转让-经营”(TO)模式,即“监测设备有偿转让,专业队伍运营维护,专业机构移动比对,环保部门质控考核,政府购买合格数据”。

  2011年9月,山东在济南、滨州、菏泽3市启动改革试点,由省环保厅组织公开招标,运营单位购买各市的空气站并负责运营维护及设备更新,比对单位通过移动监测站对空气站数据进行整体校核,省、市两级环保部门共同对运营单位、比对单位进行质控考核,并出资购买合格数据,监测数据省、市环保部门共享。

  2012年8月,通过组织公开招标遴选出3家运营单位,分别是先河环保、青岛吉美来、厦门隆力德;另有1家比对单位———北京天融。自此,全省17市144个空气站开始了TO模式运营。

  “政府部门花钱购买合格数据,质控管理效果明显提高。”上述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由过去各市自行上报的95%降为66%,全省空气站平均设备运行率和数据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 

  考核得分挂钩运营费 

        避免了行政干预,运营单位的数据公正性如何保证呢?

  “TO模式对我们有一套系统的考核标准,并且运营费用的发放与考核得分紧密挂钩。”先河环保山东区域经理寇永杰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按照设备运行率和数据准确率,考核采取百分制、单站考核的方式进行。设备运行率、数据准确率考核占70%,运行维护考核占30%。绩效考核总分95分以上的,拨付全额运营费;“两率”考核达不到要求或者绩效考核总分低于80分的,不予拨付运营费。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每3年省环保厅还会根据运营单位的绩效,决定是否与其续签合同。 

  政企双赢 

   “我们每个月都会对全省17市中选出的34个监测点进行抽查。”北京天融负责该项目的经理韩冰对导报记者说。

  据韩冰介绍,抽查的监测站点都是山东省环保厅有针对性地确定的,北京天融通过移动监测站对空气站数据进行整体校核后,会将校核情况反馈至省环保厅。每次移动监测车出发前,省环保厅相关业务部门会对比对单位的监测设备进行系统校准,以确定设备准确无误。

  “工作人员除了月初和月末待在济南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奔波在山东各市,抽查工作量非常大。”韩冰说。

  如果这些工作仍然由政府部门来完成,无疑是个很大的考验。“这就需要在省、市、县各级都建立一支庞大的环境监测队伍,最终将难以避免出现机构编制膨胀、行政成本不断攀升等问题。”上述省环保厅负责人说。

  在TO模式下,监测成本也大大降低。

  “自2012年以来,山东省空气站TO模式运行成本(含设备更新)比原有模式下降了15%。”上述省环保厅负责人透露。

  这是因为,数据质量和设备使用寿命与运营企业的效益直接挂钩后,有效地增强了运营单位提高数据质量、延长仪器寿命、降低监测成本的积极性。加上运营单位多是设备生产商,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和专业优势,节约潜力大。 

  网址链接: http://www.sdenews.com/html/2016/3/2033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