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高企退人员养老金
28.01.2015 17:55
本文来源: 半岛网
报告摘登: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启动高等教育重点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解读:高校的改革不仅关系着大学自身的发展,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有重要作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高校改革成为很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记者采访了省人大代表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高青。“报告里提到的现代大学制度、人才工程、人才团队等都和高校联系密切。这体现了创新驱动和对高校的重视。”高青说。
“我们很多教育界的人士也一直在探讨高校改革的话题,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放权,落实高等教育法,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高青说,特别是用人自主权,按照规定高校教师岗位中要有15%的初级职称教师,但是除了高校辅导员招收条件是研究生外,其他高校老师招收门槛是博士,而博士毕业生进入高校后就是中级职称,这产生了矛盾。“一方面高校教学过程中需要高等人才,而因为这个限制了一些高等人才无法进入大学。”
高青表示,在高校改革方面,政府可以在用人总量上做宏观规划,而将用人选人的自主权下放高校,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评审教师。
报告摘登: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健全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完善中医药扶持政策。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办学。改进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实现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城乡全覆盖,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
完善中医药扶持政策
解读:截至目前,本市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85.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58.9%的村卫生室能够为患者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在2014年开始探索“医联体”建设,4家大型医疗机构与5个区市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在市中心医院试行院长职级制改革,开展的“三优工程集中引医活动”,将引进优质医疗卫生机构、优势医学专科、优秀医学人才。这些都是医疗发展很好的落实体现。
“虽然现在医改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这个问题,说明还是对医疗改革很重视。”省政协委员、青岛市立医院东院保健一科主任纪霞说,他们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也谈到,现在感觉社会上对医生的工作理解越来越强了,这是比较欣慰的,“医改越来越深化,我们也有信心,把医疗一步步做好”。
报告摘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深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成果,完善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城乡居民基础 养老金 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5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人均35元提高到40元。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待遇水平。
整合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制度
解读:青岛市65周岁以上老年人乘坐公交车免费政策已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惠及全市90余万老年人,全年免费乘车刷卡4680.5126万次。困难老人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已为4832名困难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建立了80周岁以上低保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已为8669名低保老人发放津贴1000余万元。
“我们政府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哪里?毫无疑问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始。我们常说,发展的目的,最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省人大代表 、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所长昌云军说,民生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他认为政府在财力投入上也是每年预留出足够的经费来做好保障,“我仔细看了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尤其是关于社会保障这块,因为涉及到民生课题,也能看出省里面每年都很重视,今年也不例外,咱们青岛目前的状况是一直高于省里的目标水平。希望未来的日子,老百姓的生活能越来越好 。”
记者 郝园园 郭玉华 魏海洋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来源: 半岛网
28.01.2015 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