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学生体质复核情况:小胖墩多了

05.08.2017  17:05

  昨天,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2016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抽查复核情况。抽查显示,全省学生体质状况明显改善,中小学男生身高与小学女生身高、学生速度素质等均有所提高,不过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较高。在抽测的学生中,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超过10%;女生超重率均超过10%,肥胖率在9%左右。

   共抽检17市7741名学生

  记者了解到,此次抽查按照整体性、代表性、等量性、规范性和公平性原则,第三方机构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每个市抽取2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学校各1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有效样本数不少于30人,兼顾男女生比例。所抽学校兼顾城乡,兼顾各市监测点学校和示范学校。

  每个市抽取高职院校1所,本科高校1至3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个教学班,有效样本数不少于60人,兼顾男女生比例。小学抽取五年级1个教学班,初中、中职、高中、高职、本科学校均抽取二年级1个教学班。此次共从17市34个县(市、区)抽取学校153所,其中高校19所、高职17所、中职15所、中小学102所,实测学生7741人,有效数据样本为7542人,总体样本有效率为97.4%。

  抽查复核项目则包括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体重指数(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初中、高中、大学学生的体重指数(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中小学生肥胖率偏高

  抽查显示,中小学生肥胖率、中职与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不及格率偏高。

  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较高。在抽测的学生中,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超过10%;女生超重率均超过10%,肥胖率在9%左右。

  以超重二年级学生为例,男女生超重率分别达到了14.9%和12.6%,肥胖率分别达到了14.0%和9.2%。

  中职与本专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率偏高。抽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查平均得分为72.8分,合格率为87.8%,其中良好率为22.2%,优秀率仅为4.1%。中职学生不及格率为16.9%,高职学生不及格率高达32.9%,本科学生不及格率为14%。中职学生身体素质五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高职学生呼吸机能、力量耐力和心肺耐力均有所下降,反映出中职、高职学校和部分本科院校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不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质量不高,学生运动时间严重不足。

   2016年全省学生“体质报告

  与2014年全省学生体质调研数据相比,中职男生身高略有下降,降低了1厘米,其他各年级男生身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均值差在0.2—0.9厘米之间小学女生身高增加了 1.5厘米,初中、高中、本 科女生身高基本没有变化,中职、高职女生身高略有降低,均值差在0.1— 1.2厘米之间。

   不良生活习惯是肥胖主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超重或者肥胖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营养科主任杨红表示,这与膳食能量摄入过多、生活方式由动趋静、偏食、挑食、进食快、睡前进食、不吃早餐、在外就餐、爱吃零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肥胖跟遗传和家庭环境都有关系,据统计,父母有一方肥胖,孩子肥胖几率在32%到34%,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孩子肥胖几率为50%到60%。 ”杨红介绍,青岛的孩子也存在一定的肥胖问题。岛城孩子的肥胖问题也跟家长的认识误区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父母存在以胖为福的旧观念,对孩子肥胖听之任之。在学生阶段,家长重智力、轻体质,不注意孩子体育锻炼。此外,母乳喂养率低、高糖高脂食品广告诱惑、户外活动场所少、课业负担重、交通方式更便利等多种因素,都是导致肥胖的原因。肥胖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负面影响。在心理上,肥胖影响孩子颜值,让孩子失去自信,甚至影响正常人际交往;在生理上,肥胖会成为很多疾病的“土壤”。

   节食减重不适合孩子

  在杨红看来,对于肥胖儿童,家长应及时干预,通过培养合理饮食和运动习惯帮孩子减重,但不要采用节食或服药等方式快速减重。现在流行各种节食减重方法,比如不吃晚饭、不吃主食、不吃肉等,这些方法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都不适用,只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足,重者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减重药物与一些所谓快速减重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有一定效果也只是暂时的。

  杨红提醒,如果不能彻底改变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减掉的赘肉会重新出现,还可能带来更多的赘肉,只有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才是孩子减重的最佳方法。家长应让孩子多吃水果蔬菜,多吃些饱腹感较强的粗粮,适量吃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零食,培养孩子游泳、跑步等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