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个"第一书记"帮扶村"孔子学堂"落户德州
揭牌仪式
中国山东网12月30日讯 (记者 王晔)30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建设的全省首个“第一书记”帮扶村“孔子学堂”伴随着新年的来临在夏津县拐尔庄村诞生。拐尔庄乡村“孔子学堂”举行了落成揭牌仪式。
山东省文明办副主任王龙飞参加孔子学堂揭牌仪式,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夏津县委副书记张长臣共同为孔子学堂揭牌并致辞。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李长明,副理事长武卫华、邢成湖、李言栋及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常数风向参加活动的孩子们赠送了孔子书包和图书。
同时,仪式上海信集团向学堂捐赠了一台50寸液晶电视机。据了解,本所孔子学堂由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澍杨女士出资近30万元捐建。
王大千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先后选派3名政治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党员干部派驻到这里来,并成立“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帮扶工作的指导,帮助第一书记理清帮扶思路,制定帮扶方案,因地制宜,以文化帮扶为切入点,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设计打造,实施了多项文化建设工程,促进和带动了整个帮扶工作,突显了中国孔子基金会的文化帮扶优势,形成了帮扶特色,多措并举,让传统文化在这里培植再生,努力恢复乡村文化原生态,让乡规民约、家风家教、族谱祠堂、乡贤先进发挥作用,传统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做到日行常用,孔子学堂就是这个村落的精神文化高地。
“学堂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宗旨,传承优秀文化,深耕精神家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王大千表示,要把拐尔庄村打造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孔子基金会永久的联系点。
揭牌仪式结束后,大家参观了孔子学堂,学堂里桌椅板凳等设施非常简洁、古朴而实用,这些都是拐尔庄人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属于拐尔庄的发明创造。
在首次启用的学堂里,村民书法志愿者作了首场书法讲座,受到大家热烈欢迎。据介绍,今后这里将开展琴、棋、书、画、诵读等多项文化活动,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随后,大家参观了新建成的乡村记忆馆,里面陈设的展品琳琅满目,分生活、农耕、村史、体验多个展区,展示了村里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生产、生活器具用品,以及村史档案资料等,很多“宝贝”都在村民家中沉睡了多年,这次大家自发地捐献出来,唤醒了人们对乡村的历史记忆,成为建在村民家门口的教育基地。
据了解,三年来,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共协调社会资金100余万元、上级扶贫资金170余万元,建造孔子文化广场一座,硬化道路3.7公里,安装路灯76盏,修建了“孔子学堂”和乡村记忆馆,村内主要道路铺设了花砖并要进一步绿化,改造村西下水道,清挖南北沟渠,建造乡间涵洞,道边水簸萁等基础设施。秘书处全体党员干部还自发捐款1万余元,利用传统节日看望了老党员、老干部、特困户等24人次。今年协调有关部门覆盖了青年河东1000余亩旱涝保收田,解决了多年困扰村民连年庄稼减产问题。
现任第一书记张华介绍,下一步将发挥好“孔子学堂”的教育平台和辐射作用,统筹整合文化大道、文化大院、孔子学堂体验馆、孔子六艺宫、乡村记忆馆、孔子文化广场、德孝合家欢工程、常青藤计划等等,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帮扶工作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