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开去年第二轮巡视整改情况:省管企业董事长薪酬随业绩升降
在2014年第二轮巡视中,省委巡视组对省发改委等7个部门单位开展了常规巡视,对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开展了专项巡视,并反馈了巡视意见。2月2日,省纪委监察厅网站推出专栏,开“晒”上述部门单位的巡视整改情况。2日,该专栏首先“晒”出了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国资委的巡视整改情况。
针对“有的企业亏损严重,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薪酬却没有降低”的问题,省国资委制定、修订了相关意见和管理办法,建立效益与薪酬增减联动、科学合理的薪酬机制。坚持“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依据业绩考核结果,对省管企业董事长2013年度薪酬进行了核定,3户亏损企业董事长薪酬平均降幅达52%,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也有较大幅度下降。据了解,2014年以来,省国资委纪委受理了群众举报问题361件,牵头督促企业查处群众举报问题15件,移送司法机关14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1人次,组织处理22人次,经济处罚13.83万元。另外,2014年以来,省国资委共查处省管企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起,处理11人,党纪政纪处分5人。
针对“有的干部顶风违纪,在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甚至在巡视期间顶风违纪收受礼品,造成不良影响”等问题,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去年,该厅查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3件,查办“四风”案件2件,其中党纪政纪处分5人、批评教育处理2人。而且,对厅属单位2名处级干部、2名科级干部和1名退休职工,也分别给予了党政纪处分。
针对“改进调查研究、文风会风的成效不够明显”的问题,省环保厅发力减少发文数量,规定法律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发文,现行文件规定仍然适用的不再重复发文;上级来文并已主动公开的文件原则上不进行转发,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除涉密公文外,向市环保局、厅直属单位均通过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发文,不再制发纸质文件。
针对“三公经费管理不严格,个别单位顶风违纪,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问题,省水利厅对会议费、培训费实行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对未经批准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而且,还严厉查处违规问题,全额追缴清退违规发放的津贴补贴,对5名工作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针对“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不严格,存在违规购车、从下属单位借车”的问题,省水利厅对厅机关及直属各单位2011年以来购置的车辆、现有车辆进行了全面排查,登记造册,建立起公车管理整改台账。而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意见。对超过规定使用年限、无法正常使用的超编车辆及时报废;原有超标车辆,按规定进行报废和封存;借用车辆全部退回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