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学校硬件差距缩小,盼更多优秀教师来农村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城乡学校在硬件设施上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现象依然存在。民盟山东省委在集体提案中建议,实施“互联网+教育”工程,依托网络、新媒体,将优质教育资源同步推送到农村校园。
●两会专递●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城乡学校在硬件设施上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现象依然存在。”2月14日,无棣县教育和体育局教学研究室教研员王晓芳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8年全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633所,新增教师2.9万人。”王晓芳为此点赞。王晓芳表示,当下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她呼吁:“要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民进山东省委多位委员调研发现,受城乡发展不均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低以及教师编制政策等因素影响,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农村学校学科结构性缺员、年龄老化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农村学校仍缺少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乡村中小学面临的教师更新换代压力非常大。
王晓芳告诉记者,调研数据统计,无棣县在农村小学50岁以上的教师数量约占全县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一半。“这些教师普遍学历较低,脑力、体力很难适应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老师的眼里,孩子都是一样的,没有城市和农村的区别,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孩子接受教育的质量。”为此,王晓芳建议,结合当前实际,探索出台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加大教育投入,释放改革活力,对于硕士、博士等高级教育人才要出台优惠引进政策。尤其是随着化解和消除大班额和超大班额之后,要确保及时足额补充优质教师,以满足学校正常教学需求。同时,激活并用好本土教育人才,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完善新教师准入制度,建立教师预备队伍。
“对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人员,要进行有效管理,经过学习、培训、实践,达到一定标准后,才允许参加教师编的考试,建立教师预备队伍竞争上岗制度,避免学校招聘代课教师的随意性。”王晓芳说。
民进山东省委在集体提案中建议,持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用好教师交流轮岗、农村教师机动编制、农村特岗教师等政策,引导更多的优秀教师由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同时,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督促各县市区逐步落实乡村教师交通补贴、进城购房优惠、走教补贴等政策,提高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增强职业吸引力。
民盟山东省委在集体提案中建议,实施“互联网+教育”工程,依托网络、新媒体,将优质教育资源同步推送到农村校园。地方政府开设社区学校,或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招募志愿者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在放学后或节假日更好的陪护,做有温度、有温情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