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成品油市场监管成效显著 拆除非法加油站408座
中国山东网4月7日讯 (记者 姜瑞丽) 7日下午,全省成品油监管工作电视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聊城市介绍了加油站综合整治的经验做法。据悉,2015年4月综合整治以来,聊城市共拆除非法加油站(点)408座,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559起,有效整顿了成品油市场。
建立加油站进油台账 消除安全隐患448处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成品油市场管理,聊城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成品油市场管理领导小组。为做好辖区内加油站整治工作,聊城市经信委牵头,组织工商、安监等部门成立了“加油站综合整治督导小组”。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集中整治领导小组。
今年1月,聊城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成品油监管工作的通知》,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了综合整治成果。
据悉,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聊城针对油库和加油站开展了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行动,消除安全隐患448处,环保上要求新建(迁建、扩建)加油站同步实施油气回收污染治理,针对油品升级工作规范了加油站进油台账,同时设立了有奖举报电话。
非法加油站分类处置 各级干部“专人帮包”
在集中整治活动整体推进的同时,聊城还对非法加油站实行了分类处置。依法下达整改通知书,停止供电,要求非法加油站停业整顿,限期自行拆除。对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拆除的非法站点,免予处罚。未限期拆除的,各县(市、区)组织经信、公安、工商、安监等部门采取联合执法,根据其违法情况,采取查封或没收经营设施、罚款、强制拆除违章建筑、拘留等措施,让专业队伍拆除油罐和压缩机,恢复地貌。同时,对符合办证条件的非法站点,实行先拆除加油机停业整顿,要求限期整改、补办手续,直至手续齐全后方可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聊城通过属地管理、责任到位的方式,一层层夯实责任,不仅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到时、到单位,县政府还与各镇(街、道)签订了责任书,并将加油站整治工作列入了综合目标考核。
此外,“专人帮包”也是聊城经验的一大亮点。据介绍,聊城各县(市、区)实行一名县级干部和一个部门帮包,帮助和督导各乡镇(街、道)拆除非法加油站、加气站。各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机制,采取每处加油站都明确具体责任人,要求帮包人做到“两个不撤”,即拆除不彻底不撤,有安全隐患不撤,一包到底。例如,莘县要求各乡镇要对辖区内每个非法站点明确一名领导干部带队帮包,这名干部要盯在现场,只要完不成拆棚、挖罐工作,就不能离开现场,并且每天要给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汇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