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区扎实开展雨季造林工作
今年是泰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迎检验收的攻坚之年,圆满完成雨季造林任务事关全局,对此,岱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年初在全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会议上,对植树造林任务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与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春季造林结束后,又本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研究细化雨季造林工作方案,强化落实工作措施,抢抓有利时机,坚决攻坚克难,有力推动了雨季造林工作的顺利实施。截止目前,全区已完成整地、挖穴60多万个,完成高标准造林1410亩。其中:黑松1050亩,侧柏360亩。
一、突出重点,科学规划。 今年全区荒山造林的任务8000亩。雨季造林涉及化马湾、徂徕、良庄、房村、夏张、道朗、角峪、祝阳、山口、天平、黄前、下港等14个乡镇(办事处)的56个行政村。重点区域为重点干线公路视野范围内、城区周边及重要风景区周边荒山绿化,特别是京台高速、泰新高速、泰肥一级公路、泰东路等重点交通干线公路及济临路、09路、口山路、泰楼路重要省道、县道沿线荒山绿化及长江防护林工程。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选择松类、速生柏、黄栌、五角枫等耐干旱瘠薄、景观效果好造林树种,着力营造针阔混交林,进一步提升山区造林景观效果和防护效能。
二、加强领导,强化督导。 为切实抓好雨季造林工作,区政府专门召开了雨季造林专题会议,下发了《关于抓住有利时机做好雨季造林工作的通知》(泰岱政办发明电[2015]9号),强化雨季造林任务落实。区政府督查室会同区林业局成立雨季造林督导组,分赴重点地区和造林现场靠上督导,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造林进度、栽植质量和雨季造林成效。雨季造林结束后,区里将组织力量进行抽查、核查,排出名次,全区通报。区林业局落实了局领导班子成员包乡镇、技术人员包重点工程责任制,确保栽一株活一株,造一亩成一亩。各乡镇、街道工作进展紧张有序,其中:化马湾乡枣行村、周庄村、洪山村,道朗镇榴石村,道朗镇榴石村,天平办事处韩刘冯村、三峪村等乡镇、村积极组织劳力、动用挖掘机等,突击整地挖穴60万个,等待时机,会战雨季造林。
三、加大投入,备足苗木。 为确保雨季造林有充足的苗木,岱岳区早动手,早准备,不断加大投入。目前,已采用政府采购方式招标优质黑松、侧柏苗高40-60cm容器苗120万株,保证了雨季造林苗木统一供应。实行整地挖穴验收合格后集中调拨苗木,由专人负责,做到当天起苗、当天运输、当天栽植,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有力保障。
四、严格标准,确保质量。 严格掌握整地、造林密度和苗木标准,在陡坡瘠薄山地,采用小鱼鳞坑整地,尽量减少破土面,防止水土流失;在缓坡山地,采用大鱼鳞坑或小穴状整地。根据防护林造林标准,造林密度要求不低于167株/亩,苗木标准为50一80厘米容器苗。同时,化马湾、道朗等乡镇(办事处)以镇或村为单位成立了造林专业队,签订承包合同,规定苗木栽植质量和栽植速度,按栽植面积分两次(定植后、验收后)给付植苗款,不但提高了造林质量,也提高了造林速度。其它乡镇也分别采取了群众造林与专业队造林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保证了雨季造林栽植质量和速度。
五、联合验收,落实奖补。 区政府决定对今年雨季造林在无偿提供苗木基础上,经区政府督查室和林业局联合验收合格后,每亩补助150元,有效解决了镇村造林资金困难,极大增强了各级领导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保证了雨季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强化管护,注重成效。 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合理安排和调度整地挖穴、起苗运输、栽植管护等各个环节,做到科学规划、科学栽植、跟上管护,确保质量。各乡镇、办事处配备了专职护林员,完善了护林员考核奖惩办法,签订了管护合同,进一步明确护林员责、权、利,根据管护考核得分情况,兑现专职护林员工资待遇,确保管护到位,确保造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