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市中区三项林业成果获省林业科技成果奖

11.01.2015  13:16

近日,由枣庄市市中区林木保护站等单位科技人员完成的“新物种青檀绵叶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应用”、“北方地区枇杷保护地容器栽培技术研究”和“悬铃木上星天牛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三个项目喜获山东省林业科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

 

青檀绵叶蚜是该区林业科技工作者2007年5月发现并参与命名的一种危害国家三级保护珍稀树种和我国特有树种——青檀的蚜虫,2011年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著名蚜虫专家乔格侠研究员鉴定为绵叶蚜属一新种并发表于国际动物学分类杂志《ZOOTAXA》,属于重要的科学新发现。项目组在为期7年的研究中,阐明了青檀绵叶蚜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完成了新种的形态、分类、命名、分布、危害及综合防治等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内容,研究了其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指出了分布的高、中、低风险区,为今后对新种虫情测报预警和综合防治奠定了基础,为丰富世界青檀研究和绵叶蚜属昆虫的研究资料做出了创造性和系统性贡献。2013年10月26日,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在技术上有重要创新,在学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北方地区枇杷保护地容器栽培技术研究”项目针对北方地区栽培枇杷花期易受冻害、露地栽培不能正常成熟等问题,引进南方地区枇杷主栽品种‘大五星’进行保护地容器栽培。完成了枇杷北方保护地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的观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措施。本项成果可有效调节北方水果淡季,丰富消费者的“果篮子”,开辟了一条果树保护地栽培的新途径;枇杷容器栽植移动式栽培模式,使枇杷既可作为果品进行栽培,也可作为园林绿化美化即时造景应用,拓展了枇杷产业发展空间。

 

星天牛是我国重要的林木害虫,主要危害杨、柳、榆、刺槐等树种,在部分地区发现危害悬铃木。枣庄市市中区2002年发现星天牛对悬铃木的危害,且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探讨对该虫的防治方法,项目组自2002年起对悬铃木上的星天牛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出一整套集人工防治、生物防治、饵树诱杀、根施化学农药防治于一体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操作规程,有效解决了星天牛的防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