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青岛迈向中国高端制造业名城
鲁网12月10日讯 40年峥嵘岁月,青岛工业交出了一张靓丽的答卷。
1978年,青岛工业总产值只有56.55亿元。沧海桑田,如今,青岛工业总产值早已突破万亿大关。40年,从百亿到千亿再到万亿,青岛工业完成了三次大步的跨越,青岛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上青天”轻纺名城,蜕变为东部沿海地区工业门类齐全的高端制造业基地之一。
能级跃升的背后,凝结着青岛工业40年来变迁的点点滴滴。
在这里,工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产业到高端制造,产业层级不断攀升;
在这里,工业发展被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基因,从“五朵金花”品牌的诞生到一众以创新为命脉的中小企业的崛起,产业活力不断增强;
在这里,工业以“青岛制造”为名片日益闪耀全球,从最初的产品出海到如今的资本出海,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
未来,青岛将向着中国高端制造业名城迈进。
重构格局,迈向高端制造
即墨城区北部,烟青一级路旁,一个新崛起的汽车产业集群是当下青岛工业的一个地标。一汽大众乘用车、一汽解放重卡、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车,还有不断签约入驻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这里从无到有,是青岛工业高端制造不断壮大的又一见证。
在城阳,以中车四方为龙头的世界动车小镇,全国60%的动车从这里驶出;在莱西,以北汽新能源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制造了全国约1/10的新能源汽车;在西海岸新区,以武船、海西重机等为龙头的船舶海工生产基地,不断有刷新国内乃至世界纪录的船舶海工装备从这里起航交付;在红岛高新区,以国内首个“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旗帜,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齐聚于此……
这样的工业格局,对青岛来说,是一个巨变。
时间回到4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岛,有着“上青天”的美誉。纺织工业的发达令青岛在全国轻纺界与上海、天津共享美誉。不过,这也是一个极富时代印记的符号。那时的青岛,轻工业产值超过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5%,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化学橡胶、家用电器等构成了青岛工业的基本格局。
而如今,青岛轻工业比重仅占约1/3,而装备制造业产值占比已达约50%,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青岛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这中间,青岛工业自我蝶变的勇气和决心贯穿始终。国内外资本和大项目的引入、本土传统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老企业搬迁改造、产业集聚的规划发展……40年中,青岛工业的每一步都是大刀阔斧的,而这些不仅促成了产业格局的优化,也促成了产业层级的跃升。
双星,一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企业,2008年从服装、制鞋转型轮胎制造后,曾举步维艰。现在,它却焕发新生,2014年-2017年,企业年均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20%。所有有疑问的人,在参观完双星工业4.0工厂之后,答案都会了然于胸。整洁有序的车间、高度智能化的流程,在这里,生产效率是过去的3倍,产品不良率降低80%以上。
这样的企业在青岛绝不是个案,它们见证了青岛工业走向高端的另一场巨变。
这场因信息化、“互联网+”而引发的变化,令一个全新的“青岛现象”在全国形成——工业互联网给青岛工业带来了关于制造本身的颠覆和重构,而在工业生产流程优化的背后,小批量、个性化的生产模式正逐渐替代大批量和以企业为中心。一直以来良好的两化融合基因令这场变化能够在青岛发生,青岛工业也因此有了更足的底气来应对已经到来的经济新常态。
毫不夸张地说,东部沿海地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已经成为青岛的新符号。
转变方式,注入创新基因
“青岛制造”是青岛工业40年来打造出的最响亮的品牌。有专家曾说,青岛制造不仅有颜值,更有气质。
气质从何而来?答案在于青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青岛由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创新引领内涵型增长。”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青岛工业“五朵金花”的诞生可以视为这一转变的肇始。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青岛的品牌战略推动一批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水平和技术含量,以品牌创新的方式为青岛工业的转变积蓄了最初的内生动力。
品牌经济已经成为青岛工业的一大传统。目前,青岛已有世界名牌两个、中国名牌68个、山东名牌和青岛名牌近1500个,品牌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经济“半壁江山”。
青岛制造凭借品牌之翼有机会得以腾飞,但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和坚守才令这双翅膀更加丰满,让青岛工业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截至2017年,青岛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省级146家、市级433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付已达244亿元。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这些无疑是质的飞跃。
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岛3家企业作为项目参与单位,获得了相关奖项。而其中,有两家都是中小企业,分别是一家激光器生产企业和一家环保设备生产企业。没有庞大的规模、没有雄厚的资金,但这些并没有阻止它们技术创新的步伐。
曾突破技术难关研发出国内首枚数字视频处理芯片的海信、转型发展最终自主创新打破垄断令高铁跑出“青岛速度”的中车四方……这些重量级的企业无疑是技术创新的典范,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青岛的中小企业也在工业的创新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40家隐形冠军、279家“专精特新”示范企业、1200余个“专精特新”产品,这样一组数字从侧面展现了青岛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实力。
展翅高飞,叫响全球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经济的发展脉络始终离不开“开放”二字。作为青岛经济的脊梁,青岛工业也始终与全球交织在一起,与国际市场和资源不断融合。
如今,不论是石化化工、橡胶轮胎、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还是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外企、外资催化了青岛工业产业价值链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而更重要的是,代表着青岛工业日益壮大的青岛企业和“青岛制造”也在全球舞台上愈加耀眼。
虽然2019年尚未到来,但位于城阳区的青特集团老早就开始收到来自各方的产品订单。其中,一笔来自戴姆勒卡车的桥壳订单更是早早就下了“订”,而且还计划在未来继续扩大订单量。有了金刚钻,方能揽来瓷器活儿。要知道,早在十几年前初次接触时,这家企业的各项能力都不如戴姆勒“法眼”。
在国际市场上,行业一流企业的标准是一把虽然严格,但却足够客观的标尺。而这家前身为公社修理厂,但最终却顺利晋级的汽配企业,则是青岛制造竭力突破,在国际中高端市场上破茧成蝶的写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偏居山东半岛一隅从来不是青岛企业心中所想的“归宿”,产品走向全球只是起点,生产、研发乃至资本,青岛企业正以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整合着全球资源,日益丰富青岛制造的内涵,扩大青岛制造的影响力。
海尔、海信等大企业早已在国外建立了生产基地并布局了研发中心,近年来更是并购了通用家电、东芝电视等全球知名老牌企业,双星也在今年成功控股了锦湖轮胎……中小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瑞昌棉业在非洲建设了近10个工厂、三链锁业收购16个海外品牌、特锐德设立德国电气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正通过全球汲取更多发展的养分。
而青岛制造,作为一个城市符号,则正叫响全球。(来源: 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