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筑好巢”才能“引凤来”
庆云,坐落于鲁西北一隅,历史悠久但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经济实现了突破跨越发展。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注入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人的要素。面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人才问题成为制约庆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引起了县人大常委会的关注并力求解决之道。
把脉问诊寻根源
庆云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7家,大部分是由本地小微企业、小作坊发展而来,家族式管理、封闭的人才晋升空间导致部分企业陷入优秀人才招不来、招来留不住的尴尬境地,而优秀人才的匮乏致使生产要素无法实现快速有效地流动,严重限制了企业发展。
面对人才困局,常委会到部分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面对面倾听企业负责人的诉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常委会多次召开主任会议并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如何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困境。经过调查论证,常委会认为企业陷入人才困局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制度落后,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晋升机制,没有做到用事业留人,人才价值得不到充分释放。另外,受传统家族思想的影响,在人才使用上“用人唯亲”,不敢、不愿启用创新型人才。对症下药,常委会提出了将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晋升机制、探索建立经理人适量占有股份制企业股份、加强对企业主培训等建议,并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交由县政府承办。
求贤若渴谋发展
知不足而后进。常委会的意见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吸收和引进大中专院校专业技术人才。自5月份以来,县政府组织企业在济南、青岛、庆云等地共举办了9场人才招聘会,吸引企业管理、自动化、机电等专业往届、应届毕业生300余人,目前全部填充到中澳集团、鼎力集团等企业的重要岗位上,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县政府不断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一方面“走出去”,组织企业家到江浙等民营经济发达地方进行参观考察。另一方面“请进来”,邀请天津、济南等高校的教授来庆为企业家做讲座,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筑巢力引“彩凤来”
人才的需求关乎企业的转型升级。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庆云紧紧把握“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的战略思想,主动出击,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不断推出新的举措。
“筑巢引凤,关键看我们巢筑得怎么样。政府要帮助企业搞好技术创新,搭建更好的平台,用事业引人、留人,充分实现人才价值。”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王玉明在常委会会议上字字铿锵,“在招商引资中,要注重招商与招人并举,强化激励,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在航天新材料二期、威特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中,县政府坚持项目与人才并重,在职业发展、待遇、生活等方面提供优厚的条件,大量优秀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极大地促进了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引才、用才、重才也成为推动庆云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