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资产实行“三权”分离
省国土资源厅在2012年2月和2013年9月,先后向惠民县派出了2批共10位“第一书记”,分别进驻惠民县石庙镇西庞、新马、小徐家、小王家、颜家5个贫困村。3年过去,成绩斐然,5个原本深陷贫困的村庄,村容村貌、生产设施、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标准的牛、羊、鸡养殖场,现代化的葡萄大棚,地下的灌溉管网……这些分布在各村的设施资产,都是村民未来发展的家底。
如今,“第一书记”快要撤回了。为了让这些来之不易的家底不缩水、更增值,“第一书记”们提前做起了制度设计,他们尝试让这些固定设施资产“三权”分离:所有权归镇上,镇政府有监管之责,却让利于民;用益权归村里,村委长期受益;经营权归村民,谁承包谁经营。
投钱置物不易
三方各有权责
4月17日,石庙镇的几位“第一书记”都没闲着:有的在项目施工现场忙碌,有的在各村清点资产。清点资产需要镇政府、“第一书记”、村干部等人都签字。这些资产,其中就包括新马村的肉牛养殖场。
新马村的肉牛养殖场,是村民李涛等人承包的。33岁的李涛在滨州经商多年,他肯回村,就是看上了现成的养殖场。养殖场是“第一书记”引来的,先后投资260多万元,牛舍、机械、监控等设备俱全。“进了牛和饲料,就可以经营。”李涛说。王秀明在新马村当村干部近20年,对年轻人回村深有感触:“以前都是青壮劳力出去打工,哪见过人回来?”可真有人回村了,而且还不止一个。39岁的村民王建龙原本在外做生意,也回来承包了15亩多的葡萄大棚。
承包厂房基地,得签合同;一份承包合同,按“三权”分离的制度设计,也要承包人跟镇政府、村委三方共签。因为“第一书记”引来固定设施,把所有权交给了镇上。“镇上所有,自然有监管权;占了村里的地,村里可以收设施租金和土地流转费,村集体、村民都受益;但村集体必须承包给村民,让承包的村民自主经营。”“第一书记”徐品说。
多年空壳村
重见钱进账
颜家村的肉羊繁育基地同样如此。这个占地近6亩的基地,设施完备,已经由几十户村民组建的合作社承包。村支书颜洪源是股东之一。对“三权”分离,颜洪源很赞同:“有些村干部爱讲面子看情份,还有,对公家的东西,有的村民不大爱惜;要是没点约束,有时候好事也办不长。”这种担心,用石庙镇党委书记曹星伟的话来说就是:以往农村管理,多重人情、轻制度,要保住集体资产不容易。
对于做出这样的制度安排,徐品等几位“第一书记”思考更深。“农村问题很多,比如,当前村集体与村民的联系很松散,村集体对农民的教育、管理都弱化了。”徐品认为,“这尤其要增强集体的服务功能,让农民对集体有归属感,让镇村干部对集体事务有责任感。”
着眼于此,所有权、用益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无形中有了一种制衡的效果。“镇上所有,但不能干涉具体管理;设施资产在村里,可村干部也没随意处置的权力;承包经营者更不能将其转卖、损毁。”“第一书记”曹洪松说。这种制衡,降低了资产被侵蚀的危险。
“三权”分离下,“第一书记”引进各村的固定资产开始有了效益。新马村村支书王秀明说:“以前我们村负债,靠养殖场和大棚外包,村里去年开始有钱进账,而且一下子就突破10万元。”5个村中,小徐家村集体收入最少,去年也有5万元入账。
要“人走茶不凉”
得着眼长远
事无巨细,建章立制,也是在提升村民法治意识。曹洪松正在为村里起草一份农村困难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村集体收入稳定了,怎么花钱我们也得出主意、立规矩。”
省国土资源厅派驻“第一书记”的这5个村,原本是有名的穷村、弱村。徐品、曹洪松、刘海峰、王泽敏、曲义这5位“第一书记”一开始就进行了深入调查。他们发现,除了贫困,村里空巢、村民观念落后保守等现象也很严重。因此,后来的时间里,“第一书记”们除了找项目、盖厂建棚,为村民致富备好“米和锅”,更多的精力则下沉到引导村里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组社等方面,教农民“做饭”。通过建章立制,培养大伙儿遵法守约意识,这正是“做好饭”的基本功之一。
在“第一书记”与镇村干部、村民合力之下,如今的5个村各有致富路,种植养殖均已成规模,小王家村还建起了义齿加工厂。土地流转、组社合作、外出找项目谈合作、上网读书学技术等等,当地村民从未经历过的许多新干法也开始流行。石庙镇党委书记曹星伟感叹“改变的力量”:“‘第一书记’们改变了村里的环境、经济,更难的是在改变大家的思想观念。”
徐品等人想得长远,他们认为,明晰权责,只是着眼预防引来的资金、设施因“第一书记”离开“人走茶凉”、甚至“茶被倒掉”;要想更好、更快地改变“三农”现状,还需国家从财税、产业政策等方面做好调整、设计。(农村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