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外孔子学院当院长"
14.10.2017 13:25
本文来源: 半岛网
来源: s.news.bandao.cn
本报记者 刘一颖
8年前,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朱军利受国家汉办委派,来到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这是他第一次到蒙古国——一片日后承载了他热情与汗水的土地。经过3年的努力与沉淀,2012年7月,他成为海外孔子学院院长队伍中的一员。
出行前,朱军利十分焦虑,“最担心的是自己不会讲蒙古语,怎么跟蒙古国同事沟通呢?后来就安慰自己,实在不行,就用俄语或者英语跟他们进行交流。”但当他抵达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后,悬着的心落了地。原来,蒙方院长、秘书和会计都会讲汉语,尤其是他的搭档——蒙方院长其米德策耶教授,汉语书面语功底深厚,这些年陆陆续续把《论语》《大学》《孙子兵法》《中庸》翻译成了蒙古语,在蒙古国出版发行。“目前,我们俩共同担任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项目组的负责人,带领着一个翻译团队,争取早日把这部权威词典译成蒙古语,为蒙古国师生提供优质的汉语工具书。”
朱军利介绍,除承担汉语教学、学术研究等职能外,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还负责组织开展汉语水平考试(HSK),是蒙古国最大的考点,每年定期举办三次汉语水平考试和汉语水平口语考试(HSKK),每次考试人数都超过500人。“我连续6年担任中国驻蒙使馆政府奖学金的主考官,最真切的感受就是蒙古国考生的汉语水平越来越高!6年前,很少有学生达到HSK五级(汉语水平考试成绩共有六级,分数越高,对应级别越高),而最近2年,面试的学生达到五级水平已是平常,很多学生拥有了六级证书。有些学生的汉语普通话字正腔圆,面对考官的问题对答如流。”
为了更好地推广汉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体验讲座、“汉语桥”世界大中学生中文比赛蒙古大区赛、蒙古国大中学生硬笔书法比赛等。蒙古国中小学生中文典籍朗诵比赛,也是面向蒙古国主流汉语学校举办的品牌赛事,每年都在乌兰巴托歌剧院举行。“去年在比赛现场,我居然遇到了8年前教过的学生恩和扎雅,原来她是陪同女儿来参加比赛。看到我学生的孩子都可以背诵《三字经》,分外高兴!这说明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蒙古国已经扎根发芽,有了代际传承。这个孩子从小就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相信她长大之后一定会成为中蒙友好交流的和平使者。”朱军利兴奋地说。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在2014年8月出访蒙古国。蒙古国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草原之路”的倡议。
顺应中蒙友好互助趋势,2014年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中国银行乌兰巴托代表处及在蒙中资企业和爱心人士,设立了中蒙文化教育基金和中蒙社会发展基金。其中,中蒙文化教育基金会致力于在蒙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两国人文交流;中蒙社会发展基金会致力于在蒙开展扶贫救助、环境保护、居民创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在基金会成立之前,孔子学院的影响力局限于蒙古国教育领域。现在,基金会举办的‘暖冬计划’等各种公益活动,使得孔子学院的影响力逐步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进一步树立了孔子学院的公益形象。”朱军利介绍。
计利当计天下利。孔子学院教授汉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承担着“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和平对话”的责任。据统计,截至2017年9月,中国已经在1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6所孔子学院、1076个孔子课堂,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共设立135所孔子学院、129个孔子课堂。山东通过国家汉办项目派出海外任教人员1100余人,参与建设孔子学院26所,孔子课堂32个。
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编辑: 李敏娜]
相关专题: 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
本文来源: 半岛网
14.10.2017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