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拔寨 精准扶贫:青海省“火力全开”攻坚
在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上,省委书记骆惠宁铿锵有力地指出,当前,扶贫攻坚已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我省有较好的工作基础,贫困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扶贫投入资金有保障,提前一至两年实现整体脱贫,是具备条件的,然后接着抓一两年巩固提高,确保2020年整体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奋斗目标,是向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
【故事】
恩乃村的变迁
记得去年9月,记者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沙柳河镇恩乃村格日金老人家的情形:简陋的土坯房,八旬老人日夜盼望着住新房子。今年,再次来到格日金老人家,他的梦想成真了,不但有了新房子,还有了80只羊。
恩乃村是在全省挂得上号的贫困村,213户牧民散居在草场资源并不富余的半山坡上,通过去年年末的精准扶贫,牧民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去年,县扶贫局给了我们300只羊,待羊产仔后再给下一户困难家庭,有了产业牧民们就能彻底摘掉穷‘帽子’。”沙柳河镇党委副书记李成云说,格日金老人家分了50只羊,今年已经产羊羔30只。“两个星期前,扶贫局又计划给村两委330只羊羔,继续分给困难群众。”李成云笑着说。
去年,恩乃村因为联点帮扶有了三件喜事。今年,村里的喜事又多了几件。“困难家庭都有了种羊,没钱建羊圈,省民政厅帮着建;偏远的牧民吃水难,今年又追加了30口机井的计划,机井全部出水;部分牧民家中没有通电,光伏发电又来到了村里,50户人家有了光明。还有敬老院、保障房、贫困补贴……”说起恩乃村的扶贫工作,李成云有说不完的话题。
精准扶贫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先看房、次看粮、再看上学郎,还要看技能强不强,最后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在恩乃村、在格日金老人家中、在每家每户的机井边、在或大或小的羊圈旁,就能感受到扶贫的力量。
【数据】
我省扶贫攻坚之战
2011年以来,是我省扶贫开发政策形势最好、投入力度最大、攻坚举措最实、成效最为明显的时期:
——贫困人口规模大幅减少。从2010年底的138.6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53.97万人,年均减贫21.4万。
——片区县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从2010年的3863元增加到2014年的6983元,年均增长16%。
——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36.6 %下降到2014年的13.7%,年均降幅5.7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文化教育、基础卫生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由2010年底的96.3%、90.0%、95.0%分别增长到2014年的98%、97%、97.5%,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8%,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9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20.3%,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2014年,全省乡镇通畅率达到98.6%,行政村通畅率达到85%以上,村道硬化率达到77%;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自然村通生产用电、居民通生活用电比率分别达到100%。“十二五”以来,解决了43.9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37.2万户贫困农牧户住房得到改造。
【信心】
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摆在“奋力打造‘三区’、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大局统筹谋划,我省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7.1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2011年的7.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4.8亿元,年均增长36%;省级财政扶贫资金从2011年的2265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8.5亿元,年均增幅913%。2014年,我省财政扶贫资金人均投资达到230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4倍。
在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中提出,“十三五”时期是中央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当前,扶贫攻坚已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我省有较好的工作基础,贫困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扶贫投入资金有保障,提前一至两年实现整体脱贫,是具备条件的,然后接着抓一两年巩固提高,这样可以有效完成中央提出的脱贫工作目标,确保2020年整体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五”以来:扶贫重点工程协同推进,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专项扶贫创新实施,突出稳定增收核心。着眼建设持续稳定增收的扶贫产业,投资27.15亿元,在1942个“十二五”规划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13项,建设扶贫产业基地1198处,带动辐射全省39.4万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跳出扶贫抓扶贫,按照扶贫资源优化配置、扶贫产业提档升级的思路,建设省县两级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园15个,直接或辐射带动18个县的2.5万余户贫困户增收;投入藏区专项扶持资金,集中连片实施产业项目167项,建设基地174处,直接带动5.2万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
着眼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和住房条件,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就近就地和易地搬迁相结合方式,解决472个村、4.59万户、20.1万人,其中易地和自主搬迁占29.5 %。
着眼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劳力2.71万名,涉及专业达20多个;补助和资助职业学历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和藏区“两后生”5万名。
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创业就业难问题,会同团省委开展“青春创业扶贫行动”,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113个,带动就业1838名。
——行业扶贫聚力攻坚,着力改善发展条件。“十二五”以来,省直各有关行业部门围绕村道畅通、饮水安全、农电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教育扶贫、卫生计生、文化建设、信息化工作等十项扶贫攻坚重点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社会扶贫健全体系,引导各界积极参与。我省定点扶贫、辽青协作、结对帮扶、村企共建“四个层面”的社会帮扶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氛围全面形成。
——援青扶贫富有成效,民生投入力度加大。截至目前,6个发达省市和18家中央企业落实援青资金达到54.31亿元,在藏区6州实施了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对口援建项目。
“十二五”以来:改革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强化考核,增加权重。我省将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等指标纳入连片特困地区党政领导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明确了贫困县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从2014年开始,对三江源地区的各县不再考核GDP,主要突出对生态保护、民生改善、扶贫开发的考核。2015年将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扶贫工作考核权重平均提高到了62.5%,高于国家60%的要求。
——精准识别,夯实基础。2014年开展建档立卡,全省识别贫困村1622个、贫困人口20.4万户、73.6万人,全面掌握贫困底数和分布状况,为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奠定了基础。
——驻村联户,建好“管道”。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在全省抽调4866名干部组建1622个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4万余名党员干部以不同形式联户帮扶贫困村7万余户贫困户。
——下放权限,强化督导。2014年以来切块下达资金29.7亿元,实现了能切尽切,是全国第一个实现扶贫项目资金全部切块到县的省份。采取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委托中介审计机构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我省在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2011年C级的基础上,2014年步入A级。
——银政合作,帮解“民忧”。为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的问题,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补改贷”运行模式。2014年五部门以扶贫资金质押贷款方式,引导金融部门以基准利率发放贷款,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扶贫部门全额贴息。投入资金1.68亿元,在148个贫困村开展了金融扶贫试点,落实扶贫贷款18.6亿元。今年继续深化银政合作,创新建立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从2015年起在西宁、海东9县开展免抵押、免担保、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小额信贷扶贫工作。
——突出重点,聚力攻坚。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37亿元,整合资金超过60亿元,实施了青甘川交界地区、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牧区农事队、同德县、兴海县南部三乡等6个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工程,助推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其中,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已落实资金40.2亿元,实施综合扶贫攻坚项目709个。“同德模式”做到了区域扶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为藏区扶贫攻坚提供了经验借鉴,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的积极评价。
——配备专干,强化“三基”。为解决基层扶贫队伍力量薄弱、人员不稳定等问题,协调省委组织部在全省360个乡镇配备了扶贫专(兼)职干事。同时,协调推进基层扶贫组织和机构建设,大部分市州、县扶贫部门实现了单设,使全省扶贫队伍由2012年不足500人增加到了1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