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脱贫:重塑贫困地区发展之魂
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教育脱贫攻坚五年规划,这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三个补“短板”规划中的重要一项,确定了推进教育脱贫的政策措施,旨在帮助群众依靠知识技能摆脱贫困。贫困问题与人力资本缺乏、贫困文化盛行存在密切关系,根源在于教育力量薄弱。从教育扶贫到教育脱贫,教育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担当。然而教育如何更好地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则是目前我们必须思考和探索的核心问题。
从系统脱贫中找准教育脱贫的定位。系统贫困理论认为,贫困是诸多综合因素系统运行的结果,根源在于贫困区域系统内的能力机制、资源基础与求变能力之间未能参与整个外部区域经济全面增长与社会持久进步过程。教育对于贫困人口的人力素质提升和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上能够产生直接作用,但也需要与贫困地区经济环境改善、资源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建设进行联动,实现作用效益的最大化。
从贫困发生机制中明确教育脱贫精准点。要实现教育精准脱贫,须从贫困发生的根源入手。区域性贫困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和静态平衡,因此,教育脱贫要从中找到打破静态平衡的切入点,从而引发其他扶贫机制的运作。例如在重庆地区进行的“双证式”教育扶贫振兴行动,就通过“普中-职中-农校”一体式教育扶贫,从提高农户直接经济效益入手,融入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实现“学生赢前途、学校赢发展、农户赢效益”,最终实现当地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从体系布局调整中把握教育脱贫的顶层设计。有研究指出,学前、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回报率更大。因此,在对贫困地区教育规划中,可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适当增加学前、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比重。在学前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办学布局上,根据贫困地区教育差异需求,大力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因地制宜保留和办好小规模学校、微型学校和教学点;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来谋划职教布局,省级层面办好1所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市级层面办好1-2所中职学校,县级层面建设1所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
从扶贫对象出发创新教育脱贫的资源、模式。传统教育扶贫多从扶贫主体(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着眼扶贫政策、措施,然而现有研究结果发现,不少扶贫措施难以精准的原因往往在于对扶贫对象需求缺乏察觉、缺乏针对性。因此要研究摸准扶贫对象的现实需求,以多元教育资源、形式和策略来对接需求,目前各地开展的“学校+公司+基地+农户”、“定向农村职教办学与培养”、产教融合等等模式,都是教育对接需求的有益探索。
从教育内涵发展支撑教育脱贫的可持续。“百年树人”意味教育发展不是朝夕之功,教育脱贫也不能只着眼于一地一时的改变,更要为贫困地区的未来发展积累力量、培育能力。因此一方面要从软实力建设上着力推进师资队伍质量提升,进一步完善特岗教师计划,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医疗、安全保障不够的问题,让他们“进得来”,更要“留得下”;进一步提高老少边穷地区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教师流动机制,支持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让他们“教得好”。另一方面要从脱贫功能实现角度思考贫困地区学校的内涵。学校不仅是教育机构,更要成为乡村的文化、卫生、体育建设中心。从这样思路来反思贫困地区的学校,其未尝不可以成为贫困地区的人才、知识、资源、文化的基地。
有人曾言“没有读书声的村子丢了魂”,教育脱贫正是要重塑贫困地区发展之魂。惟有教育先行,才能让我们不止步于脱贫,更要朝着共同富裕的中国梦大步前进。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作者:宋萑 编辑:李悦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