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解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7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勉励青年们:“前进要奋力,干事要努力。当代中国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青年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一项事业的未来,而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则取决于当下。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一直重视年轻人的培养,采取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开阔眼界、思考问题、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趋势,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定期推出《共享青春》专刊。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作为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机构,发展中心高度重视对《意见》精神的贯彻落实,并组织本单位的年轻人结合工作实际展开讨论,从这些讨论中,可以看到他们对本职工作和公共文化事业的深入思考。
以数字化推动均等化
吴 哲
自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来,发展中心多次组织学习、讨论《意见》具体内容及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的具体措施。两办《意见》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要求,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向前,我们每一位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人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意见》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首先,均等化实际上就是如何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近年来,发展中心为解决资源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采取了很多新措施,无论是边疆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数字支撑平台的推广,还是各类资源产品的定制,都是为解决文化资源与服务的均等化。其次是公共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服务手段和最新传播方式,广泛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在扎实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以贴近群众为目标的文化创新事业,让更多公众在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里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不仅面临支撑技术的变化,更是服务理念上的变化。文化共享工程的重点就在于服务,无论利用什么样的技术支撑,什么样的平台和渠道,其根本目的是服务。基层群众特别是边疆贫困地区的群众,以往能享受到的大多是“被动”的服务,因为没有更多选择的权利。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必须要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更为畅通的渠道以及更多元化的产品,让基层群众能够真正有所选择,从而达到真正的服务目的。
那么如何向基层群众提供更多的选择?结合发展中心文化数字资源建设工作来说,一是要创造多元化的资源产品,发展中心近年来一直在定制优秀的文化资源产品,无论是心声·音频馆、大众美育馆还是戏曲动漫,都充分体现了资源多元化和服务对象定制化的特点。各地也逐渐推出一些新形态的资源产品,例如微视频、音频库等,在今年文化共享工程地方资源立项评审过程中,有不少省份都申报了这样的资源项目。在认真学习了两办《意见》之后,发展中心资源建设工作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思路。例如,最近资源部提出了素材资源的概念,各地现在做文化资源多以专题片为主,有能力的省份可以将拍摄的视频、图片包装成精品专题节目,通过网站、移动终端、光盘等形式传播、服务。对于制作能力相对较弱的省份,可以把重点精力放在素材的拍摄、采集及编目上,然后将素材成果提交到发展中心,由发展中心来统筹整合全国的素材资源,按照群众的需求打造成不同的资源产品。
在“互联网+”时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更要充分利用互动行为的优势,时刻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时刻检视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资源内容和服务手段,这也是群众评价和需求反馈机制的实现途径之一。
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程志峰
“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最早是一个经济术语,然而自“三个转变”(工作重点从侧重工程设施建设向侧重管理服务转变,建设方式从铺摊建点的规模化建设向专业化和品牌化转变,发展模式从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的工作思路确立以来,文化共享工程每一步的发展,也都体现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特点。学习了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使我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以“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为标志,发展中心通过整合边疆特色数字文化资源,打造了边疆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在促进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群众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未来,文化共享工程可继续整合现有资源,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特别是留守人员服务方面打造新的品牌。
以“心声·音频馆”为标志,发展中心为视障人群度身打造的文化服务网站有效整合和利用了视听读物资源,成为服务视障人群的品牌产品。未来,文化共享可继续在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等公共文化服务重点服务对象方面有所突破和斩获。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戏曲动漫进校园”创新传统文化,成功地找到一条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也使得我们有理由期待即将推出的“大众美育馆”和“社区生活馆”;“大年小戏闹新春”活动、“中国梦·文化情”摄影比赛等丰富和活跃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也使得我们有理由期待“广场舞大赛”。
以上这些活动是发展中心在过去几年中逐步形成的特色文化品牌项目。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发展中心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刘 平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以“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为标志,发展中心积极推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以“国家数字文化支撑平台”为标志,发展中心通过利用最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将整体盘活文化共享工程海量的数字资源,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共享工程最显著的特征。未来,文化共享工程应继续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提升服务传播能力,致力于拥有更加智能和高效的六级服务网络,推出更多方便实用的公共数字文化产品。
“关于公共文化社会化,在‘十三五’期间要落实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怎样做,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做什么,三是社会力量怎样参与。两办《意见》里说得很清楚。”这是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在点评公共数字文化“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内容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李老师的点评,让我再次认真研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文件为纲,加深自己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以及发展中心整体工作的理解。
首先,满足群众需求是开展服务工作的核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是整个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意见》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百姓的文化需求,不但将保障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权利、促进文化公平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提出,而且将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作为评价标尺贯穿始终。在这方面,发展中心近年来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深入的探索,着手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文化品牌项目(如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中国文化网络电视等),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解决了部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落地问题,在全国起到了引导和示范性作用。
其次,用机制建设激发服务活力。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之间,中心城市和偏远农村之间在经济基础、文化传统以及服务人员队伍等方面的差别巨大,情况十分复杂。面对新的任务,我们需要依托自身优势,走出一条以建立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各地自身的积极性、激发各地文化服务活力并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良性循环的新路。
第三,结合科学技术推动服务发展。在这方面,发展中心从建立之初就开始了从未间断的探索。随着国家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中心着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最新科学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针对我国基层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服务相对滞后、人均可享受文化资源普遍不足的现状,加快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加速整合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突破文化服务壁垒,为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场所的信息化服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改善”储备足够的发展动力。
满足需求关键在于精准定位
孟祥也
在我对《意见》的理解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将能够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群众的手中,即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而文化需求是不是可以创造的,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是尽可能的引导而非改变。我们需要做的,是洞察出群众自己还没有感觉到的需求即潜在需求,然后做出文化服务产品呈现给他们,从其自身需求的角度激发他们的使用和参与,这是《意见》赋予文化创新最广阔的空间。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深入基层的广泛调研,围绕文化共享工程的提档升级,发展中心近期提出了“云、网、端”一体化建设新模式,其目的是通过科学规划和体系化的建设,使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被进一步释放。从实现方式上来说,我认为可以借鉴互联网模式,以来自基层的反馈为建设发展的指引,并结合线上到线下方式来实现。如“众筹”模式,即将创意文化产品、服务项目,甚至是一本书、一段视频、一个体验活动的内容或方案等放到网上平台,设定一定期待值,由群众参与评选投票,如达到一定预期数量,即可确定为可以开展的服务。既节约了前期的投入,又能够对接百姓的需求;另一方面,群众既实现了在线上(网上)对文化服务产品和活动的了解,又能够在线下获得文化服务的体验。
最后,我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能否畅通,关键在精准定位,如果能够架设起一个结构合理四通八达的网络,各层级和节点之间能很好地去理解和满足对方的需求,就可以使它良性运行和不断生长。
来自年轻人的声音
史画:《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尤其是体现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机构建设、配套政策法规、资源配置机制建设和绩效评估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共同治理结构的导向。这一文件的出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立现代公共服务型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
韩沫: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这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有高度共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原则,在《意见》中被赋予了创新性要素。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意见》提升到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的高度加以阐述,揭示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的特征。《意见》明确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在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上发挥作用,提出了市场经济环境中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功能和新任务。共建共享从根本上说是实现资源和服务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意见》的这些新要素,展现出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蕴含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陈旭:如今在广大基层,农村、社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仍存在文化资源匮乏、文化活动单一、文化信息获取不便的情况;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存在获取文化资源不便、有针对性的文化资源较少等问题。而通过市场配置的文化资源又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在兼顾以上地区和人群时缺乏有效手段。基于以上情况,发展中心积极调整思路,适应时代要求,找准自身定位,提出“三个转变”发展策略,以专业化、社会化、品牌化思路打造全新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比如大力发展受众定位明确、使用便捷、服务效果可见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产品。同时,结合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与社会上有实力的文化资源供应商或服务商合作,借鉴市场经验,提高资源产品质量、加强服务效果管理,做到用户行为可跟踪、服务数据可统计、意见反馈可收集,从而做到资源产品的升级、资源内容的更新和推送可以切实与用户需求相对接。今后,资源建设部还将继续推出一系列特色数字文化资源产品,比如针对儿童和学生打造的戏曲动漫项目、“文化中国”微视频征集活动等,不断创新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形态,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优秀的数字文化资源。
张梦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层群众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对于科学把握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以及提高资源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提升资源建设与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资源建设部开展了基层群众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服务需求调研,从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共享工程在数字文化服务方面的先行优势;另一方面,无论渠道如何,不分国家中心还是省市分中心,所有资源一律纳入到均等化的建设框架中去,打造真正为群众所喜爱、所常用的精品资源。
张金亮:《意见》的出台,对所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践行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而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应该结合贫困地区实际策划文化惠民项目。发展中心实施的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依靠公共数字文化,因地制宜地解决了边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比如“公共文化一体机”作为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的核心设备,是数字文化资源的存储池,是资源传输的中枢设备,可供在线展示、下载、上传数字文化资源,可离线播放数字文化资源,并为覆盖区域内的数字文化服务点提供资源更新服务,同时为服务点范围内提供24小时不间断无线WIFI服务,在解决偏远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问题方面提供了有效的落地方案。
焦延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在于“现代”。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着力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而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特点可以看出,它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可以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核心目标是要实现全终端、全媒体、全天候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打造覆盖电脑、电视、手机等各类终端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方便广大群众通过各种终端、各种媒体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强化社会化合作,打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资源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使得广大群众可以持续不断获取更多、更新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加强宣传引导,使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和渠道为广大群众所知,最好是与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相结合,同时结合推出粉丝定制服务等措施,深入推广。
李斐星:《意见》中提出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提出应该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考虑聘用第三方机构对发展中心业务进行审计评估,查找问题,改进不足,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可与分中心合作,设计针对共享工程的绩效评价指标、满意度指标,根据各地特点建立分类个性化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
范雪:建立系统规范的评价机制,构建简明适用的评估模型,对提升服务效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应坚持对项目自始至终的全过程评价,这是保障评估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重中之重,也可使评估结果对后续工作的实施产生推动作用。
陈早阳: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中的一员,很荣幸能够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贡献一份力量。六级网络覆盖、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发展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不断有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启动、实施,明显能够感觉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速度在加快。以前没有细想,现在看来,各地的经济基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催促着我们要加快前进,不然就要被埋在土里了。
徐小芳: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文化馆将面临事务多、任务重、难度大等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当务之急就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人员规模化、结构合理化、业务专业化、服务高效化的人才队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从更新观念着手,以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为保障,积极推行适合文化馆人员的定制培训与特色服务。
张娇:《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从国情出发,以群众实际文化需求为导向,简明扼要但内涵丰富,体现了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的特点。从群众需求出发,就要切实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的主体,把握群众诉求,根据地域、民族特点,文化层次不同,欣赏习惯差异等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共享工程自2002年启动以来,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道路,“十三五”期间,应以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为枢纽,生产更多对接基层群众需求的公共数字文化产品,打造全媒体服务的新型公共数字文化空间,加大力度做好能让群众受益的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