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传统文化 坚守文脉传承的阵地
图为汶上县图书馆的文化体验室中一位先生在篆刻。 曾洁 摄
图为邹城孟府大堂前开笔礼中“老师”正在给“学生”点朱砂。 曾洁 摄
邹城孟府大堂前的束脩礼表演、潍坊图书馆的国学典籍触屏机和掌上阅读APP、日照大湖社区的小草学堂和庄户剧团……不论在山东县级以上文化艺术场馆,还是镇村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乏弘扬传统文化,坚守文脉传承的内容。
记者在探访山东济宁、潍坊、日照、青岛等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时发现,汶上县郭楼镇、兖州区新驿镇、潮河镇林泉社区、岚山区大湖社区、东港区秦楼街道济南路社区等地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以开设儿童学习场所、提供中老年人文艺活动室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保存传统艺术形式。
记者在日照大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小草学堂看到,来自山东科技大学的志愿者大学生正在与30多名儿童诵读《三字经》。日照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居党委副书记牟敦波介绍说,这里是相传为孔子之师项槖的故乡,《三字经》中有“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古代典籍对儿童的修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大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娱乐室,姜克金正和他的庄户剧团进行排练。姜克金说,以前排练场所很小,社区建起服务中心后,剧团也搬进了大房子,不仅可以容纳更多团员,而且有了陈列照片和奖杯的地方。据姜克金介绍,庄户剧团的成员以表演传统民间曲艺为主,有的擅长传统乐器二胡,有的擅长演唱传统戏曲。
图为潍坊市图书馆里工作人员正在为大家演示如何用触屏机阅读儒学典籍。 曾洁 摄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在县级以上的文化艺术场馆,如汶上县图书馆、青岛市图书馆、潍坊市图书馆等均设有弘扬传统文化的“尼山书院”,其内所包含的书法、绘画、古筝、古琴、茶道等文化体验室,已投入使用。
在济宁汶上县图书馆的书画培训室里,记者看到6位中年人正在切磋书艺、画技。水墨画爱好者向炯对记者说,这里不仅硬件设施优越,适合大型书法、国画的创作,而且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像古代书画家们一样,能汇聚灵感,提升技艺。
在该馆茶艺室做志愿者的房斐是艺术系音乐学专业的学生,长期在此为人们演示茶道、演奏古筝。她对记者说,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化,图书馆应当成为坚守传统文化的阵地之一,为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深刻哲理,享受传统文化的优雅乐趣创造机会。据房斐介绍,茶艺室平均每天接待10余名观众。
邹城市依托邹鲁渊源将弘扬传统礼乐文化纳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象征建立师生关系中国传统仪式束脩礼和开笔礼表演在邹城市孟府大堂前举行。记者看到37位身着深红色宋服的孩子向“老师”敬奉礼物以传达谢意,“老师”则亲自为他们点朱砂表示启智。整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神情庄重,举止优雅,颇有古代君子风范。
记者在观看开笔礼表演时邂逅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观众孟宪芳,她说,一曲优美雅乐,一段正统解说,一章精彩演绎可以让自己仿若回到2000年前的孔孟时代,接受庄重、典雅、崇高等美感的洗礼,形成文化认同感。
邹鲁礼乐团团长米怀志对记者说,邹鲁礼乐团经本地民间学者的挖掘,文献专家的指导,各路演员的排练,一直秉承精益求精的原则,不断为观众呈现高质量的礼乐表演。据悉,今年4月28日邹鲁礼乐团曾在济宁市体育馆举办“礼在邹鲁爱满桑梓”文化惠民演出。
为了迎合年轻人的需求,潍坊图书馆则将弘扬传统文化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在馆中多地摆放儒学经典翻阅机,并开发了掌上阅读的APP。记者在该馆体验了触屏阅读国学经典的便利,点击“国学典籍”可以直接阅读如《论语》、《尚书》、《古文观止》、《菜根谭》等传统书籍,点击“礼乐教化”则可以欣赏关于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多个视频。
据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山东省出台《山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将建立村文化大院、尼山书院等均纳入服务标准,目前山东省镇村或社区已建有儒学讲堂3500多个,尼山书院86个,服务群众近百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