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早餐】

21.07.2015  11:58

【国粮局:严格监管查处“打白条”行为】

  针对日前媒体曝出的个别粮食企业向售粮农民“打白条”的事件,7月16日,国家粮食局紧急下发《关于严格监管严肃查处向售粮农民“打白条”行为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类粮食经营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立即对粮款对付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坚决遏制“打白条”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好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通知》首先指出,2014年下半年以来,个别粮食经营企业在粮食收购中违反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向售粮农民“打白条”,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

  当前正值夏粮收购旺季,为切实维护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严肃性,《通知》明确要求,各类粮食经营企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向售粮农户现款结算、不“打白条”的粮食收购政策。

  所有粮食收购经营者必须严格执行“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和“一手粮,一手钱,不打白条”的规定,在粮食收购中坚决做到现款结算、不打白条。对本企业兑付粮款情况立即进行自查自纠,如有欠付农民售粮款的,必须立即如数结清。

  《通知》特别指出,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执行主体要切实担负起不向售粮农民“打白条”的主体责任。

  有关中央粮食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重要性的认识,按照中央“三严三实”的要求,督促直属企业及其租仓储粮点、委托收储库点严格落实好国家粮食收购政策,采取切实措施,严格规范粮食收购、资金结算工作流程,防止发生任何形式的“打白条”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通知》最后强调,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立即会同农发行、中储粮公司等部门单位,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内各类粮食企业兑付粮款情况进行全面集中排查。

  《通知》强调,对拖欠农民售粮款、向售粮农民“打白条”的,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各地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举一反三,严肃问责,对有关责任人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严格约束收粮企业和粮食经纪人切实做到“一手粮,一手钱,现款结算”,严格管控收购企业和粮食经纪人,防止发生挪用收购资金、“高息”骗用农民售粮款等违规违法行为。

  对开展排查工作不力,导致售粮款结算不及时,给农民“打白条”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农业部启动“农药零增长”课题研究】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隋鹏飞19日表示,目前我国实施“农药零增长”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农业部将启动相关课题研究,探寻农药减量合理模式与路径,科学绘制我国农药减量路线图。

  在19日于此间召开的“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战略实施研究与应用”课题研讨会上,隋鹏飞指出,随着绿色防控理念不断深入,统防统治技术体系初步构建,药械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生物防控技术加快应用以及环保型、缓释型和低用量农药产品快速增长,可以说,实施“农药零增长”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已经具备。

  今年2月农业部印发《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我国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的宏伟目标。

  隋鹏飞表示,实施“农药零增长”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际通行做法,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推进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服务模式发生着深刻变化,农药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些变化为传统的、低效的农药多用、滥用问题,提供了解决条件和物质基础。

  资料显示,欧盟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立法开展农药减量行动,2006年农药减量计划成为欧盟的强制性政策。荷兰的农药使用量从1985年的2万多吨下降到2012年的5778吨;瑞典、丹麦通过实施农药税控制农药使用量增长;韩国1999年颁布“环境友好农业支持法案”,提出到2010年农药使用量减少50%。

  “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战略实施研究与应用”课题由农业部药检所与8家国内知名农药企业共同联手发起,课题从经济发展、政策创设、农药产品、药械装备、作物类型、植保及其他减量综合技术、“互联网+”农化服务等板块入手,系统研究农药减量因素与路径,最终集成研究报告,旨在为“农药零增长”行动顺利推进提供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来源:中国粮油网)

 

【山东小麦单产每亩增加8公斤 夏粮总产十三连丰】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半壁江山。山东通过实施高产田创建和中低产田改造等措施,今年小麦单产创出新高,以平均亩产增加8公斤,带动夏粮总产突破469亿斤,实现十三连丰。

  济宁汶上县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刚刚通过验收,至此,济宁市有300万亩耕地实现了从中低产田到高标准农田的改造。

  济宁市汶上县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秦岭告诉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记者,改造以后农田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实现了汗能浇、涝能排,电力设施、水利设施都能跟上趟,这样一来每亩地能增收300斤以上。

  随着粮食产量连年增加,中低产田改造成为山东粮食增产的突破口。山东省中低产田有6000多万亩,占比达61%,亩产仅有490公斤。

  “中低产田如果每年提升10%,10%的中低产田变成优等田、一类田,就可以使粮食每年增产6%,也就是说大约50亿斤,所以说这个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经分团团长高焕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大提升需要大投入。为发挥规模效益,山东省将各项涉农涉水资金进行整合,统筹安排,实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

  济宁市汶上县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秦岭表示,原来投资1100块钱,通过四项资金的整合每亩地提高到1700块钱,投资上去了,投资规模、投资标准和质量都上去了。

  去年以来,山东省共安排省以上财政资金31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30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6亿斤。同时,在去年全省已建成661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田的基础上,今年各地又启动建设了159个示范方,面积达到655万亩。齐河县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高产高效示范区以651.6公斤的成绩刷新全国小麦大面积单产纪录,全省高产创建示范方的小麦平均亩产也达到了558公斤,高出全省平均亩产146公斤。

  在德州齐河县农技站站长王义看来,示范方内统一机防作业,统一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控,实现了从过去小面积攻关高产向大面积均衡增产转变。

  在高产创建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小麦机播率达到98%,91%以上的小麦实现了适期播种,小麦良种覆盖、种子包衣、统一供种均达到100%。

  “今年我省的夏粮生产由于播种面积扩大,气候条件整体有利,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比较到位,实现了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今年的粮食总产达到469.46亿斤,比上年增长16.56亿斤 ,增长3.7%。”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登启表示。

(来源:山东三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