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齐鲁工业大学成立 设长清历城历下菏泽四个校区
齐鲁网8月11日讯(记者 田进)今天上午,齐鲁工业大学领导干部会议在济南举行,会议宣布了齐鲁工业大学新一届领导名单。
齐鲁工业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2017年5月28日整合原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组建而成的省属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48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是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学校和“山东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被主流媒体评为山东省十大“最具社会口碑学校”、山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学校现有73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3个艺术硕士授权领域、1个金融硕士授权领域,2个翻译硕士授权领域,是涵盖工、理、文、经、管、法、医、艺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在校生30000余人。
强强结合 整装待发
2017年5月28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组建齐鲁医科大学(筹)和新的齐鲁工业大学的通知》,决定整合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组建新的齐鲁工业大学。
通知指出,撤销原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的建制,其编制、人员、资产债权债务整体划入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同时保留山东省科学院牌子。
新的齐鲁工业大学由省政府领导,省教育厅主管。
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市要在新建学校规划、征地、资金及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加快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钟灵毓秀文脉绵延
学校占地面积3770余亩,主校区长清校区坐落在济南市西部新城大学科技园中心位置,北依黄河,南拥泰山,坐齐望鲁,文脉绵延。学校还设有济南市历下校区、历城校区和牡丹之都菏泽校区。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条件先进,基础设施齐全,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7亿元,纸质图书256万册,另有电子图书220万册。建有山东教育科研网大学科技园网络节点和覆盖全校的千兆以太计算机网络,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馆、体育场馆、公寓、食堂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校园建筑、绿化按国际园林标准设计建设,环境优美宜人,为“省级园林化校园示范单位”。
师资队伍 群英荟萃
学校现有教职工4100余人,专任教师及专职科研人员33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00余人,拥有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6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5人,合作外籍院士17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人员7人,按照高端外国专家政策支持的外专千人计划专家3人,国家首席外国专家计划1人,其他国家、省级各类外国专家计划60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省突贡专家3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泰山学者岗位特聘专家33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中央联系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学校还拥有全国与全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立德树人 英才辈出
学校现设有轻工学部、经管学部2个学部,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造纸与植物资源工程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金融学院、体育与文化产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特色名校建设工程,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按照“人格健全、身体健康、思维创新、素质全面”的人才培养标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双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等大赛中屡获大奖,成绩斐然。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191项。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众多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慕名前来招聘学生,毕业生年底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 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3.81%。学校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和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成就斐然
学校现有9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学校拥有山东省计算中心(超算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生物中心)、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等12家创新研究机构,分布在济南、青岛、济宁、临沂、菏泽等5个城市。其中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生物基材料与功能制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国家级科技平台近20个,省部级平台110余个。
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0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11项,年均科研经费4.68亿元。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130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349项,出版著作295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6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收录论文2349篇。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齐鲁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单位。其中,负责运营的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建有国内首台完全采用自主芯片构造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研制了我国全部在位运行的大型海洋气象资料浮标,支撑建设了我国 “海洋资料浮标网”及“海洋气象浮标网”的业务运行,引领了我国海洋资料浮标技术发展方向;光纤检测系统成果在全国100余座煤矿和金属矿山成功地进行了示范性应用,可提升油气采收率5%-10%,产品推广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健康医疗云及健康感知系统研究在农村医疗、居家养老、医院随访领域获得了大规模示范应用,形成了涵盖省内多领域、多群体的综合性云健康医疗服务生态体系;研制了国内第一批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突破了多类天然产物分离制备技术瓶颈,帮助大批企业打破国际贸易壁垒,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研发的汽车先进动力与车载能源系统打破国际垄断,实现了我国新能源客车核心技术自主化,成功推出系列化新能源车型32款,并出口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速生阔叶材制浆造纸过程酶催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属于轻工技术领域,自主研究开发了酶促磨浆技术、酶促消潜技术、酶助漂白技术、酶精制纸浆技术等一系列制浆造纸酶催化绿色新技术,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31 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 项。该技术自 2005 年起先后在世界造纸十强企业晨鸣纸业集团和国内龙头企业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 余家骨干企业推广应用,实现了速生阔叶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本项目在2012年-2014 年期间,仅项目完成单位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130.1 亿元,利润25.6 亿元,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际交流与合作遍地开花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道路,先后与美、英、德、法、韩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办学、本科生互换、课程设置、学分互认、本科生硕士生双学位联合培养、海外实习就业、暑期访学等形式,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学校还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C)合作,建有山东省第二个英国移民签证雅思考点,向山东省及周边各省考生提供英国签证移民雅思考试与普通雅思考试服务。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和成果转化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前沿平台。目前,建有1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平台及8个省级以上国际合作平台;近5年承担各类国际合作项目170余项,获得资金支持超过2亿元;引进6名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3人获得国家“友谊奖”,17人先后获得“齐鲁友谊奖”和“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直挂云帆 续写华章
整合后的新齐鲁工业大学,汇聚了山东省优质的科教资源。根据省委省政府规划,“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等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工业大学,整体办学水平位居国内工科大学前十位,轻工、食品、材料、机械、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进入国内一流、世界先进学科行列。”
当前,学校正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教融合合作模式,按照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利用高水平专家领衔的创新团队优势和高水平科研平台与创新转化优势,创新完善科教一体化发展运行新机制,创建科教融合的“教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秉承“明德励志,崇实尚能”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的办学方略,积极参与国家“蓝黄”战略和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助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加快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大学建设步伐。
一个崭新的齐鲁工业大学,正以开放的胸怀,期待着同样卓越的各地学子、学者的到来,共同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