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跳”入象牙塔
岛城的三月,正是乍暖还寒时,在位于市区的青岛大学田径场上,年轻的体育教师李鑫正带领他的校田径队弟子们进行着寒假开学后的恢复训练。除了天气有些偏凉,这天的训练难度并不大,李鑫不时讲解,不时督促,队员们也会不时与他开个玩笑活跃气氛,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尽显融洽。学生们喜欢这位“大哥”的开朗热情,却很少有人知道,多年前,曾是山东三级跳项目佼佼者的李鑫不堪伤病困扰选择离开挚爱的赛场;如今,作为一名青岛大学体育教师,李鑫凭借着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完成了从一名优秀运动员到一位传道授业者的华丽蜕变,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自己所热爱的田径之路。
教练员学院促成才
开朗爱笑的李鑫是位地道的“青岛小哥”,从小爱跑爱跳的他在上小学时就在各项体育活动中成绩优异,并引起了台东体校教练的注意。高中毕业那年,李鑫参加了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因出色的成绩被省田径队选中。“当时太兴奋了,都没跟父母商量就自己做主同意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李鑫记忆犹新。2001年,年仅18岁的李鑫正式进入省队,师从王虎教练开始练习跳远和三级跳。经过系统训练,李鑫享受着每一次进步带来的兴奋和喜悦,“每次成绩提高,或者速度、力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都感觉特高兴!”不断的进步不仅使他成为了国内三级跳项目的佼佼者,还让他受到了国家队的青睐,2003年底,他被选入国家队,并随队参加了中日韩对抗赛等比赛。但与此同时,高强度的训练也使伤病不断侵袭,在2005年的江苏全运会上,本有机会夺得奖牌的李鑫因伤影响发挥仅获得第五名。此后的十一运会上,李鑫也仅获第七名。“前面有一段时间练得太好了,08年奥运会前还有想要争取奥运会资格的想法,但无奈伤病困扰,运动员最怕的就是伤病。”李鑫直言,运动员时期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参加过奥运会。这之后,李鑫慢慢开始考虑退役以及退役之后的生活,“当时很纠结,确实很想练下去,但是运动员到了而立之年,身体各项机能都下降得比较快了,对于三级跳这样一个追求速度的项目来说,已经很难达到训练和比赛的高强度要求了。”与此同时,我省举办的首期教练员学院为李鑫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教练员学院是省体育局帮助我们度过退役之后的角色转变过渡期而组织的一个教练员培训班,我们在专业队这么多年,实践性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但理论知识和表达能力还十分欠缺,为了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练员学院专门请到了很多专家给我们一点点地讲,耐心地教,使我受益匪浅。”经过大半年的理论课学习,外加两个月的教师资格证培训,李鑫对各种专业性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2011年,李鑫同省内其他各项目的近百名优秀运动员一道成为了我省教练员学院首期毕业生。在待分配期间,李鑫回到青岛老家做了一段时间的基层教练,更好地巩固了自己的所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青岛大学正在招聘体育教师,我就心想,学了这么长时间的专业知识了何不过来试一下呢,于是就报了名。”李鑫坦言,自己能够通过青岛大学的招聘考试完全在自己的意料之外,“一开始只是想看一下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符不符合高校这种理论为主的教学单位,也想检验一下自己教练员学院所学的知识到底掌握到了什么程度,没想到从笔试到面试都一路非常顺利地通过了,教练员学院学到的理论知识对我帮助特别大,并且自己的所学得到了单位的认可,感觉很开心,算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吧。”2012年底,李鑫正式退役并走上青岛大学的教师岗位,在省队走过了整整12个年头的他回顾自己的运动员生涯感慨颇多,“刚进入省队,我为自己定下了运动生涯的大目标,中途也因为伤病和各种压力想过要放弃,但是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李鑫坦言还有许多感悟想要与正在从事自己所热爱的项目的运动员同仁们分享,但他说,一句“莫忘初衷”更能表达自己对后辈们的期望:“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你为什么要开始。”李鑫说。
用心融入全新环境
目前,李鑫在青岛大学除了负责校田径队各项目的日常训练外,还要定期上公共体育课,虽然现在的他已经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但李鑫坦言,刚走上教师岗位时,自己着实有些不适应。“我在运动员时期所有的训练计划都可以和教练一起商量,但当老师就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了,一开始真的不太好进入角色,带体育生们训练还好一些,上公共体育课时最难,最初真不知道怎么教,也不知道怎么去跟学生们讲,如果讲很多的专业术语他们听不懂,就只能以大白话的形式讲解,很头疼。”李鑫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来适应这份新工作,每天研究摸索、不断给自己充电。“对我来说教师这个职业带给我最大的变化是,我必须学更多的东西,当运动员的时候只需理解教练的训练意图和本专业项目的知识就可以,但作为老师,要知道的东西要多得多,才能更深入地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经过近四年时间,李鑫逐渐找到了带大学生的一些规律和经验,“大学生都是刚刚成年离开父母来上学,作为老师我要教他们如何去面对学校这个大环境,训练的同时还要不耽误文化课学习,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心理、尽快成长,仍然是我要不断摸索的一项问题。”在平时的公共体育课上,除一些通俗易懂的体育知识体育理论外,李鑫还想尽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那些长期缺乏锻炼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青大的一些前辈以及领导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慢慢了解和喜欢上了教师的工作,现在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上好每一节课,带好这帮学生。”李鑫直言。
与学生一同成长
被问及当教师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时,李鑫眼神中流露出阵阵暖意,看着眼前自己带的这群学生,李鑫坦言,“看这帮小家伙们一天天成长,越来越懂事,从刚进校的时候啥都不懂到毕业的时候变得成熟稳重,就是我最欣慰的事了。”这份对学生满满的爱,也表现在他平时的训练和教学中,与队员们的朝夕相处使他更加理解学生运动员的辛苦,由于青岛大学不设体育单招,校队全部由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高水平运动员组成,“算一算其实校队的学生比普通专业队的运动员要更辛苦,他们每天一般上午上文化课,利用下午和周六训练,每周只休一天,放暑假后训练才能比较系统,他们和专业运动员一样有一股吃苦耐劳不服输的精神。”在校队中主攻跳高的周政是青岛大学商学院大三的学生,作为队中的“老将”,他更喜欢称呼李鑫为“鑫哥”。“跟着鑫哥训练感到比较轻松,能把该练的东西练到位,大家相处还很融洽,虽然他有时对我们要求严格,但都能够练得比较开心。鑫哥年纪跟我们很相近,大家有比较多的共同话题,他在训练中还经常给我们讲一些他在专业队训练中的一些实例,来帮助我们进步。”周政直言,虽是自己的老师,但李鑫更懂得理解队员们的生活,很容易跟学生们打成一片。而经济学院的王海珍则直言,李鑫教给队员们更多的是一种坚持、毅力和勇气,“他对体育的热爱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无论在训练还是学习中,他都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可以说,天生开朗的李鑫在训练中不算是一位十足的“严师”,但他正以他独特的方式感染、激励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近两年,李鑫带队训练的中长跑队队员已获得过全国冠亚军,并拿下过我省第二十三届省运会800米和1500米两个冠军。
提及对未来的规划,李鑫直言,当自己站在教师这个角度上再去看运动员时期从事的项目时,又会产生很多新的认识,发现当时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改进。“眼下最希望的就是为学校多带一些成绩好的运动员出来,有机会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带着成绩拔尖的学生再代表咱山东队出去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