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光棍村”从山里搬迁 脱贫不光靠国家输血
31.03.2015 11:22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这事要从18年前说起。何存乾是甘肃省临洮县何家山村村民。该村藏身大山深沟中,进山一趟,少说两小时,缺水缺电不缺土,是临洮这个贫困县的重点贫困村,更是远近有名的“光棍村”。
当初因为太穷,家里残破不堪,何存乾在山里讨不上媳妇,就在山下租了间房子撑门面,这才娶上了现在的老婆。当妻子得知老何只有山上的土房时,两人已有了一定感情,只得将就着过日子了。 类似何存乾的情况,何家山村还有不少,因此该村一度面临“绝户”的窘境。而今,借助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何家山搬出大山,迁到镇子上,还配套了产业,这才重新焕发了生机。 老村荒芜静谧,报废录音机是家中大件 去何家山旧址,有车也不容易。 车子行驶在盘山土路上,九转十八弯。在车里,捏着本子握着笔,竟颠簸得写不出能辨认的字。从山下出发约莫两个小时,车子停靠在了接近山顶的空地。关上车门,尘土震起,又消散在土黄的山色里。 何家山旧址位于临洮县最北端,距新址所在的中铺镇有32公里之远。此行来到的芝麻社,是村里的7个村民小组之一。 这里已经荒芜静谧,灰黄的山抱着灰黄的村,墙、地都是灰黄色,甚至电线杆也是灰黄的。 整个小组现在只有3个人常住,牲口都没一只。走进一处不闭户的小院,主屋内陈设简朴,土炕上被褥陈旧,电器只有年久失修的组合式录音机。来到厨房,土砌的火炉上架着锅,四处摆有干粮、方便面、面粉口袋等。寻觅果蔬,只有大葱。主人不知去向。 移步至另一户人家,出门相迎的就是何存乾。他穿着夹克,肤色黝黑,头发卷曲,胡茬发白。问他年纪,刚好半百。 虽说山下有新房子,但因为地还在山上,因此何存乾一年有大半年在旧家住,开三轮摩托下山,单程就要两小时。进入他家主屋,陈设与前一家相仿,只多出了破旧的电视与电话,与报废的录音机凑成“三大件”。“我在山上种地,媳妇在底下养羊、陪娃念书。山里没学校,镇上才有。” 何存乾在山上有11亩地,基本都种着食用百合。他从门后面拿出一个编织袋,捧出百合种子给我们看:混着根须与泥土,鱼眼大小的种子夹杂其中,与常吃的西芹炒百合大相径庭。院子里堆着的肥料,是政府为鼓励村民种百合免费提供的。“百合用不着浇水,容易照顾,三五年产一茬。”平均算下来,何存乾种百合,每年毛收入大概万把块钱。 山里有电没水,要吃水得去山那边运,以前用毛驴,现在用电驴,没方便多少。“山里生活太苦,虽说饿不死冻不死,但也别想生活得更好。”何存乾说,多亏政府组织的搬迁,给他家开了一条新路。 新村展露生机,吃水上学不再老大难 又是两个小时,车子开到了山脚下的中铺镇。这里的气象与山上大不相同,一眼望去,有小楼,有新房,有商店,有饭店,还有嬉闹的孩子。 这里既是何存乾的新家园,也是整个何家山村的新家园——定西市投资上千万元建设的。村里的193户人家,都被纳入到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目前已基本搬完。周边各村的1000多户人家,也安置在中铺镇。 以前的何家山村,没自来水,没商店,没学校,也没卫生室。住房、行路、吃水、看病、上学、娶妻,是村里的“六大难”问题。用村主任何其平的话讲,是“出一趟村,拉一车货。小病吃药,大病等死。” 参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后,何家山村发生了变化:孩子上学近多了,家里面通了自来水,家外面也有了卫生室、文化室、文化广场与敬老院。 走进敬老院,老人们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去年5月投入使用的中铺敬老院,占地1100多平方米,总投资48万元。院内有五保老人12人,图书室、娱乐室、餐厅一应俱全,老人们每周能吃上一顿红烧肉。 漫步在新村宽敞平整的硬化道路上,可以在两侧看到砖砌的、成排的新房,以及两三处还在施工的场地。从村委会门前的大道走到底,左转再左转,就到了何存乾的新家。砖墙铁门相较山上的土墙木门,气派了不少。 主屋的陈设,更与山上大相径庭:左手边,电视柜上摆着平板电视与音响,右手边,是油光锃亮的木柜与木床,被褥整洁如新。 儿子去外面玩儿了,妻子在旁边小屋做活儿。何存乾沏上茶水,不住地给我们递烟:“新房是前两年盖的,自己连筹带借凑了12万,政府给补贴了两万。” 虽说背着“房贷”,但何存乾很开心:“以前根本不能想象,自己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用上抽水马桶,洗上太阳能的热水澡。” 挪穷窝、拔穷根,让老乡留得住、能致富 何存乾觉得这两年,家里变化大,还是因为政策好:“种百合有补助,前阵子镇上又送了两袋肥。我们家每个月还有360块钱的低保,一年还能拿到4000多块钱。” 脱贫不能光靠国家输血。搬出来,还得住得下。除了建房补贴、生活配套,何家山村还得到了产业培育方面的扶持。 去年,何家山村投入25万元硬化养殖小区道路、向规模养羊户流转羊棚;开展种植养殖、劳务技能等培训;从甘肃银行争取到500万元贷款,成立百合专业合作社,还投入50万元成立百合交易市场。村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11年的2200多元攀升到了2013年的4100多元。 村口一家果蔬加工企业正在加紧建设中,不远处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在招商,用不了多久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就近打工了。 临洮县县委书记石琳说,何家山村新合作社、新交易市场、新示范村的建成,无不是以易地扶贫搬迁为前提的。“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有效的抓手。只有挪穷窝、拔穷根,才能让老乡留得住、能致富。” 临洮县今年计划新建农村住房2800套,搬迁农户12694人。甘肃省则从2013年至今已完成30.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易地扶贫搬迁,尽管还存在农民远离土地、新址用地纠纷、原住民与新移民融合等问题,但却实实在在地得到了何存乾们的拥护,他们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开春后,何存乾就要上山忙耕种,将与妻儿聚少离多。问他嫌不嫌苦,他轻松地摆摆手说:“这哪叫‘苦’?这不比一家人在山上吃啥没啥、喝啥没啥强多了?”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31.03.2015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