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屏障 守护森林泉城

30.07.2015  22:54

经过5年艰苦卓绝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前,山东省济南市有林地面积达到36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2%。走到高处,放眼望去,满目成片的山,成片的绿。

 

如何保护好来之不易的创森成果,如何守护森林泉城长远发展的生态基础?济南林业人用一以贯之的行动给出答案。

 

用完善制度保护生态

 

因为创森,济南的绿色不断延展,生态质量显著提高。“林子多、绿化好成为济南给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生态已成为济南的无形广告。”济南市林业局总工程师王良庆说。为此,济南建构了一套完善全面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守护森林泉城的生态根基。

 

——加强林地管理。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对征占林地项目,规范审查;实行林地占补平衡,组织实施森林植被恢复项目,保障林地资源总量只增不减;建立并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和行政首长负责制。

 

——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出台《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规范林业行政执法行为的通知》,对林木采伐监管作了明确规范,强调事中事后监管,严格管控限额,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

 

——造管并举,加强封山育林管理。除经济林、用材林以外,所有山场实行封山育林模式。全市封山育林面积170余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46.6%。

 

——加大林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林地资源的犯罪活动。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查处力度,及时整治开山毁林、非法滥占乱用林地等违法行为;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对非法占用林地案件查处问责的通知》,确保案件查处工作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加大林业系统外部监督力度,济南市林业局向社会公开招募100名林业社会监督员,从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九三学社等聘请了10名特约社会监督员,对全市林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济南市林业局副局长张传喜介绍说。


用责任构建森林防火屏障

 

“济南不像东北、西南林区的城市,森林资源不多。但是林子少就更显得珍贵、重要,一旦烧了就再也没有了。”济南市林业局分管资源管护和森林防火工作的副局长张清春对《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说。在林业局工作前张清春在部队任职,当时不觉得林业工作压力大,转业主抓森林防火后才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防火也是重中之重。目前,济南专业森林防火队伍达到500多人,实行统一军事化管理,24小时在岗在位,街镇及重点景区成立了52支1000多人的应急扑火队,护林员达1700多人,形成市、县、乡、村四级防火扑救网络。全市拥有防火车辆93辆,每名防火队员配备一台风力灭火机,每个防火中队配备10台高压水泵,防火做到全副武装。

 

济南投资7300多万元安装了森林防火红外监控及指挥系统,24小时不间断、无空隙监控林火情况。“我们这套林火监控系统先进性在山东第一,全国也是前列,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每个探头在5公里内能清楚观测到20厘米的目标,车牌号码都看得十分清楚,分辨率很高。”张清春介绍。

 

在章丘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记者感受到了这套先进红外监控及指挥系统带来的高效率,10个探头监控53万亩区域,一旦出现火源,系统自动报警,并定位火源位置,信息同时被分享至全区6个乡镇防火指挥分中心,做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为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奠定了基础。


大手笔投入留住美丽湿地

 

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是济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森林泉城的十大工程之一,是济南市创森的另一大亮点。全市共拥有湿地公园17处,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省级湿地公园10处,湿地公园建设已成规模。济南市自上而下,统一协调、统一规划、统一管护,湿地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不仅为济南留住了更多的植被、动物、新鲜空气,改善了全市的生态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绝佳的休闲放松去处。

 

绣源河原名巴漏河,河道两岸曾经垃圾满地,工业废渣、废水排放严重,是章丘市出名的污水河、垃圾河。2011年,章丘市委、市政府投资30亿元实施绣源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建设了郊野度假、中央游憩、休闲娱乐和生态涵养四大区域。如今的绣源河,沿岸景观绿化面积达1万亩。置身绣源河天然氧吧,蓝天、碧水、绿树、繁花,如同走入一幅青山绿水的画卷中,充满诗意。在这里,市民可以观赏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和世界最大的水幕电影,在绿与水的交融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位于济南西部的济西国家湿地公园,占地33.4平方公里,是济南大手笔投入的城市建设工程重点项目。湿地公园西邻黄河,园内花香鸟语、绿意盎然,景色宜人,吸引各路游人来此驻足赏景,还有数量众多的鸟类也前来栖息停留。来过此地的人,都对济西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赞不绝口。通过生态保护和恢复及基础设施建设,济西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近郊休闲娱乐的生态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