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9月25日,2014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会上,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山东省省长郭树清等领导,对枣庄市等全国17个市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枣庄市和淄博市并列第三,成为山东省目前仅有的四座森林城市之一,绿城枣庄添获一张靓丽的“国字号”名片。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在会议开幕式上受牌,并发表了题为《从“煤城”到“绿城”的华丽转身》的专题演讲。枣庄市创森的理念、思路、措施、经验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兄弟市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授予决定》指出,近几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建设“幸福新枣庄”的重大举措,引导枣庄市上下牢固树立“抓创森就是抓环境、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坚持绿色引领、科学创建、低成本创建、着力构建六大森林系统,逐步形成了城乡一体的“鲁南绿城·山水枣庄”森林城市框架。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通过动员、部署,帮助解决林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林业工作的开展,造林绿化、湿地建设、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枣庄三年造林62.6万亩,枣庄市森林覆盖率达36.2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1%。
2012年初,枣庄市委、市政府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得到批复后,随即启动了创森工作,并把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作为“生态立市”的有力抓手,作为促进枣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打造“鲁南绿城、山水枣庄”的新形象。三年来,在枣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广大群众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全力投入到这项当代造福惠及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取得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全面胜利。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引领。为科学推进创森工作开展,委托全国知名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心城区环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以及形象色彩、绿道网络、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十几个专项规划,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实施分步进行”的总要求,确立了创森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全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心一意抓到位。
二是突出重点工程带动。一方面,坚持“年年有重点、级级有工程”,确保“经年累月、常抓不懈”,围绕打造城区、通道、水系、山丘、平原、镇村等六大森林系统,按照“一文”“一图”“一表”要求,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三年来,市、区(市)、乡镇、村居四级共实施重点工程1100多个。另一方面,坚持“点上有项目、面上有配套”,确保“连点成线、积线成面”,围绕打造六大森林版块,构建了脉络清晰、纵横有序、郁郁葱葱的绿色森林网。特别是规划建设的中心城区环城森林公园,区域总面积48万亩,打造了总长近200公里的环城绿道,形成了具有枣庄特色的森林景观,漫游其中顿生“环城四百里,纵观五千年”之感,被群众称之为致富之路、生态之路、旅游之路、幸福之路。
三是坚持产林有机结合。把创森与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以特色林果、苗木花卉、木材加工为主导的林业产业,积极培育林业产业基地,培植壮大林业加工业集群。建立了以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重点的森林生态旅游业。积极培育林业产业基地,初步建成了速生用材林基地、名特优果品基地、苗木花卉基地、林下经济基地,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发展。依托林业产业基地,发展规模化加工产业,积极打造八大林业产业集群,培植壮大林业加工业集群,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林业龙头企业32家。
四是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着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注重提高生物多样性,注重优良乡土树种使用,降低造林成本,建立了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野生动植物种源繁育基地,区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强化林木管理养护,加强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主要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2.2‰以下。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连续23年无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保护了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安全。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目前,全市湿地总面积现已达到2.6万公顷,建成国家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4个,市、县两级湿地公园20个。通过退耕还湿、拦坝蓄水、采矿塌陷洼地引蓄水等措施,合理调节水资源,增加水面面积,有效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
五是坚持全民共建共享。在城市、森林、湿地等公园建设了一批主题文化场馆、生态科普长廊,组织开展了创森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作家采风、书画展、摄影展、体验森林、义务植树等一系列生态科普活动。《中国绿色时报》、《枣庄日报》、枣庄广播电视台等各级新闻媒体开辟专版、专栏对枣庄创森全方位宣传报道。创森宣传画册、创森专题宣传片等一批森林生态文化产品成功制作发行,营造了人人支持创森、人人参与创森的浓厚社会氛围。
六是着力创新工作机制。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创新机制、破解难题的过程。针对责任落实难,明确了五区一市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责任,各单位行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一年两次现场观摩,跟进问责问效,严格兑现奖惩,将“软任务”变成“硬指标”。针对融资难,坚持低成本创建,在政府层面,将创森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整合各类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优先向重点项目倾斜;在社会层面,坚持共建共享,广泛吸收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创森,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针对用地难,着力用足用活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政策,鼓励企业和大户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经济林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