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企发展遭遇蓝翔式阵痛 学技术哪家强红遍网络
“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每当我想起天边的绿洲,就会想起东方奇洛瓦”、“大宝,明天见;大宝啊,天天见”……曾经,有不少广告词和 广告背后的产品、企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些甚至还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近年来,“学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句广告词,也同样让不少人“熟 知”了蓝翔技校和其创始人荣兰祥。
但荣和他的蓝翔技校,如今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遇的争议风波。因为“组织学生跨省打架”事件所引发的连 锁反应,蓝翔长时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新生数量骤减九成。独立事件引发连锁反应、引爆舆论争议使企业遭受重创……把目光越过蓝翔技校,还有不少民企曾经 历“蓝翔之痛”,有的甚至就此一蹶不振。面对“蓝翔之痛”,民企该如何破局?
遭妻赴京举报再引关注
这几天,一张照片 通过网络流传甚广。照片里,蓝翔技校校长荣兰祥的妻子孔素英面无表情地站在民建中央办公地门口。这一次,孔素英从河南商丘赶到北京,向全国人大、全国政 协、民建中央递交了举报信,希望撤销荣的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天桥区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等资格。这张照片,再次把公众的目光拉向荣兰祥和他的蓝翔技 校。
就在不久前,孔素英陆续曝出荣兰祥涉超生、家暴等消息,引爆了坊间对荣兰祥和蓝翔技校的种种质疑。而此前,荣和他的蓝翔技校,从未遭遇如此尴尬。
时间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荣兰祥开始创业。在济南,他正式踏上技能培训之路,在天桥区宝华街的一处小院里开了一个技能培训班。这一选择正逢其时。彼时, 适值改革开放大潮汹涌,农民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不少人渐渐有了“进城打工”的想法。在城里打工需要技能,这对培训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不久之后,荣兰祥再次迎来时代的机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部队掀起搞“三产”的热潮,荣借助这股热潮创建蓝翔,和部队展开合作。
合作持续了将近10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部队搞“三产”受到严格限制。而此时,荣和他的蓝翔已羽翼渐丰。最终,蓝翔跟部队脱钩。在“齐烟九点”之一的药山脚下,他圈下大片土地建设校区,开始“单打独斗”。
“学技术哪家强”红遍网络
时间行至2002年,蓝翔技校占地已扩至50多亩,达到年培训3万人的规模。荣随后又开建占地达150亩的高级技工学校校区,并在该校区建成的2005 年,又上马了占地500多亩的新校区项目……蓝翔技校扩张迅猛。从10来名学员到年培训能力3万人的规模;从只做技能培训到逐渐涉足房地产领域……“蓝翔 集群”雏形渐现。
然而,真正使“蓝翔”这个名字响遍大江南北的,还是那支“学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的电视广告。多年来,由影视 演员唐国强代言的蓝翔技校电视广告广为传播。“我10多岁时就常在电视上看到蓝翔的广告,说想学啥就‘中国山东找蓝翔’,有时一天能看到七、八回……”曾 在蓝翔技校就读的周冲(化名)说,这也是他当年选择蓝翔的原因之一。
类似的广告一做多年,版本也在不断翻新。在蓝翔技校新一期广告片里,唐国强带领蓝翔技校的一众学员,频频喊出“美容美发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电脑学校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等广告语。画面闪回,蓝翔技校众多学生在操场列队站立,镜头语言时刻描述着其学生数量的庞大。
借助电视广告的传播,蓝翔技校的品牌效应渐渐做大。而之后《纽约时报》曝出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蓝翔技校涉培训黑客网络攻击Google等几十家美国公司”的消息,更是有些意外地让“蓝翔技校”这个职业学校的名字火到了网上。一时间,“蓝翔”这两个字通过网络传遍各地,如今甚至还产生了著名的“那么问题来了,学挖掘机到底哪家强”的网聊句式。
为社会培养40万技术人才
高频播出的电视广告和网上层出不穷的善意调侃,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蓝翔技校,也为其吸引生源提供了品牌支撑。蓝翔技校网站信息显示,如今,蓝翔“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烹饪与营养、焊接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美容美发等8个专业、60多个工种;有教职员工1500余人;年办学规模达3万余人;累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技能人才40余万人”。
巨大的技能培训需求成就了蓝翔,蓝翔也的确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机会。“现在一个月能挣差不多六七千块钱吧。”小孙一年前从蓝翔毕业,如今工作虽然辛苦,收入却也不低。
蓝翔本身所收获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据此前信息,2010年起,蓝翔的年纳税额便已超过2000万元。纳税额尚如此之高,其经济收益可想而知。
蓝翔技校暴得大名、发展迅猛,成长为“技校里的战斗机”,其背后的“掌舵人”荣兰祥则渐渐开始扮演起更多的社会角色。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工商联副主席、天桥区政协副主席……他试图承担起更多的公共事务。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荣就曾提出“在职业教育学校建立校办实习工厂,保证学生实习质量”的建议。
即便荣正深陷舆论漩涡,不少教育行业人士仍倾向于以“有过也有功”的态度来看待荣兰祥。“抛开个人行为不谈,他办职业教育是有很大贡献的。”一位民办教育领域人士说。
深陷舆论漩涡,新生数量锐减90%
11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蓝翔技校位于天桥区蓝翔中路的校区,校园里一片平静。但这所学校和它的校长所经历的风波并未过去。“你是不是记者?是不是来采访荣兰祥的?我见过不少了……”看到记者站在路边拿本记录,一位刚刚走过的市民忽又折返。“这都两个多月了,经常有人来门口拍照,要不就是在门口转圈不走……”这位在附近开店的市民说道。
他的描述,折射出蓝翔技校正经历着的一切。此前受益于电视广告和网络传播的蓝翔技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舆论指责和争议。早先被曝出的一系列事件,都让这所学校承受着招生等方面的巨大压力。
不久前,荣兰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在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下,蓝翔技校来校新生的数量锐减了90%。
追溯蓝翔技校此次“落难”的原因,众说纷纭。“起因是‘组织学生跨省打架’事件,根本原因是这一事件激发了连锁反应。”一不愿具名的传播学专家表示,“斗殴”事件的发生让蓝翔技校走上风口浪尖,随后,与荣兰祥夫妻反目的孔素英频频曝出荣的问题,其中的超生等事件又被证实,荣因此备受质疑,这也“牵连”了学生对蓝翔技校的信任程度。
但更多人认为,蓝翔技校招生量的锐减并不只因为荣个人形象的崩塌。近期,有关蓝翔技校的“负面新闻”频频曝出。管理方式以“罚”字当头,“翻墙罚一千、摘个路边的柿子罚二百”;就业率宣传涉虚高……其新生数量的骤降,和此不无关系。“这把‘火’不止烧到了荣兰祥身上,也烧到了蓝翔身上。”上述专家如是评价。夜幕下的蓝翔高级技工学校
记者谢永亮 摄
三株曾因独立事件全盘“垮塌”
“经不起关注。”谈及荣和他的蓝翔技校,一位资深媒体人如是评价。而这,也是不少民企的“通病”。因独立事件引来媒体关注和监督、自身运营管理的短板被陆续曝出、随之而来的负面舆论引爆连锁反应、在舆论争议声中从巅峰跌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一个民企,蓝翔技校“起于舆论”又伤于舆论。
把目光越过蓝翔,此前,还有不少民营企业也经历过类似的“蓝翔之痛”。
和蓝翔一样发迹于济南的三株公司,在保健品需求量巨大的时代背景下,短短三年间便完成了“销售额跃升近80亿”的财富神话,从一个注册资金仅30万元的“小公司”快速成长为净资产数十亿的“保健品巨舰”。然而,湖南常德老人陈伯顺之死,最终拖沉了这艘“巨舰”。那是在1996年,陈伯顺在喝了三株口服液后去世,其家属随后向三株公司提出索赔,而三株拒绝给予任何赔偿,坚称是消费者自身问题。于是,陈伯顺的家属一纸诉状,将三株告上法庭。这场官司旷日持久,法院终审判决三株公司获胜,但彼时,“三株帝国”已几乎陷入“瘫痪”,全国销售基本停滞。“三株事件虽由独立事件引发,看起来三株有些冤枉,但其扩张速度过快等问题也是导致其消亡的原因。”一经济领域资深人士表示。
除了三株,类似因独立事件引发的舆论争议而“倒下”的民企也有不少。
即使是一些非民企也无法幸免。山东临朐秦池酒厂的例子更加触目惊心。上世纪九十年代,秦池酒厂这个年产不足万吨的小酒厂夺下央视广告“标王”,风头一时无两,销售量急速提升,很快便发展为年销售额过10亿的名牌企业。然而,其生产能力并没有跟上销售量增速,在被媒体曝出其从外地大量收购原酒后进行“勾兑”的“酒界丑闻”后,秦池酒厂销量顿减、陷入困境。
舆论监督可提醒企业规范运营
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一波又一波舆论风潮又不断袭来,荣和他的蓝翔有了危机感。“这次舆论刮的不是台风,是‘灭风’。如果蓝翔挺不过去,那学校会连草根都不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荣兰祥这样说道。据报道,荣对蓝翔的未来发展充满忧虑,甚至提到很多年前珠海一家制造企业的例子,“这家创造了多个奇迹的企业说垮就垮了”。
在经济学专家看来,在某种程度上看,荣的这种危机感对蓝翔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长期以来都有“原罪说”,“因为民企往往并不能像国企那样能得到更多支持和扶持,想要完成原始积累,有时会做些不那么合规守矩的事,比如虚假宣传”。但如果想做到基业长青,则急需彻底摒弃此前并不正规的发展模式,完成从“草莽”到规范的转型。
而舆论的关注和争议,有时恰恰是促使其转型的契机。“民企要想良性地、长远地发展,得先补齐自身的‘短板’。”济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伟 表示,不管是三株还是蓝翔,其从巅峰坠落的开端看似是独立事件所引发的争议,但根本原因却在于其本身存在生产、管理、发展决策等方面的“短板”。但这并不 意味着企业一定会因此走上消亡之路。舆论争议和监督的出现,可以提醒其正视自身存在的“短板”,尽快规范运营、管理等环节,改变草莽的发展方式,走上良性 发展的轨道。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出把力。“一些民企的管理模式是很不完善的,尤其是家族式企业。”张伟认为,这也致使一些民营企业缺 乏危机应对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政府部门平时就应对民企多些帮助、多些指导,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和培训,引导其优化企业治理模式,帮企业走上规范发 展的道路,避免其遇到“致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