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变局:安邦甘做财务投资者?

03.02.2015  11:22

    安邦强势进入民生银行后,高管层突如其来的变动又让市场一震。股东变更伴随着转型压力,新老各方的利益博弈拉开序幕。

  2月2日,史玉柱再度开腔,“考虑到业务能力、文化认同、与团队融合、与董事会沟通的风险,如果这次领导再委派一个陌生人,空降到民生当行长,股东大会上我投反对票。跪拜基金经理和股民也投反对票……”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力挺安邦”。据悉,民生银行新行长将在4-5月选出。   “持股超过20%的安邦,是否甘做财务投资者?”一位业内人士说,民生银行的发展战略和方向短期应该不会受太大影响,但在具体操作和实施方面有待观察,毕竟固有的利益格局已经被打破。   股东洗牌重塑利益格局   和国内其他银行不同,从诞生之日起,民生银行就开始上演股东纷争,最终形成股权分散的局面。民生银行1996年2月正式成立,由工商联负责组织59家企业参与发起,注册资本13.8亿元。起初,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仅6.54%。然而在2000年,民生银行筹备上市一年半的时间内,股权争夺战不断上演,同时伴随着股权逐渐集中,最终形成了刘永好的希望系、卢志强的泛海系和张宏伟的东方系“三足鼎立”的局面。此外,大股东还有王玉贵的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中国人寿保险和史玉柱的上海健特等。股权结构分散一直是民生银行的特色。   即便是股权争斗,但20年来,民生银行的各大股东从未逾越10%的持股红线。从民生银行去年前三季度股东持股占比来看,第一大股东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6万股,占流通股4.7%。而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都介于1.98%到4.06%之间,相差无几。   在安邦增持之前,股东态度各异,有些甚至选择减持。据港交所最近公布的一系列信息,民生银行原第一大股东刘永好于2014年11月12日清空了所持有的民生银行H股,并且他还在2014年12月26减持民生银行A股,持股比例降至7.69%。民生银行另一大股东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卢志强也在去年12月连续两次减持民生银行A股,其持股比例降至3.09%。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已于2015年1月21日清空了其所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   另外,港交所最近的公告显示,1月28日,中国人寿增持民生银行,累计持有民生银行A股达19亿股,占民生银行A股6.98%,占民生银行A+H总股份的5.57%。;摩根士丹利也选择增持民生银行H股,目前持股比例为5.02%;瑞银集团同样增持民生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9.14%。   安邦集团强势“入主”民生银行后逐步打破了其股权分散的格局,一股独大的 苗头浮现。1月29日,港交所披露,继1月21日买进1.98亿股民生银行A股,持股比例达20%后,1月23日、26日,安邦保险再度进攻,斥资51.1亿元买入4.92亿股。截至目前,安邦76个交易日完成12次增持,共耗资约379.86亿元,持股比升至22.51%。   有分析人士评价,在过去几年中,民生银行是一家高速成长的民营银行,其股权结构分散降低了并购门槛。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过去民生银行股权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一股独大、利益输送的风险,不过,现在格局正在改变,未来风控和业务风格、利益格局肯定会发生一些改变。“安邦的入驻一定会给民生银行带来非常大的变化,可能变得更好,也可能变得更差,加上民生银行目前高层人士发生重要变动,持有民生的股份的风险性在加大。所以,有些原有投资人可能出于这一原因选择了退出。有些投资人坚定的表示不减持应是出于安邦深厚背景的看好,他们看好安邦能够给民生带来更多的资源。”高登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安邦真的甘做财务投资者?   实际上,目前股份制上市银行大都有集团控股,中信银行背后是中信集团;招行大股东是央企招商局集团;浦发银行依靠的是上海国际集团;兴业银行大股东是福建省财政厅;深发展被中国平安收购旗下;华夏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为首钢总公司。   安邦因其彪悍的投资风格被市场称作“野蛮人”,自全年6月至去年12月,安邦多次举牌另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出手同样凌厉。目前,安邦持有招行股份占其总股本10.73%、占招行A股13.11%,直逼第一大股东招商局。   对于安邦增持民生银行,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在2月1日召开的投资人和分析师交流会上表示,在和第一大股东安邦集团沟通时,安邦明确表示之所以频频增持,是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并表示将只作为财务投资者,双方已经在一些领域开展了合作。   “这不是一个坏事,会给民生在经营各个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安邦自身在管理上是不错的,吴小晖本人理念也是比较先进的。从业务合作上来说,如存款、保险代销、信用卡代销等都是合作领域。”一位民生银行内部人士说。   不过,对于只做“财务投资人”的说法,市场有不少疑虑。目前,安邦副总裁姚大锋已入驻民生银行董事会。   付立春认为,所谓的财务投资人,目的是获得固定的分红和股权的溢价,安邦已经到手了20%以上的股份,不会只是“财务投资人”的身份。安邦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做金控平台,而控股银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安邦的入住,一定会带来协同效应,比如在银保的合作上,但可能并没那么大,安邦旗下的金融机构除了保险之外,整合得并没那么好。对于民生的转型来说,安邦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可以注入资本金,以及为不良贷款提供更为充裕的拨备覆盖。但整体来说,民生的未来还是面临很大不确定性。第一大股东的变更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发展方向,而且安邦整体风格比较生猛,作为其子公司,财务独立性难免会受到负面影响。”付立春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安邦控股民生银行将使产生协同效应,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民生银行可以借助保险资金补充资本“弹药”,抵抗存款流失的压力,而保险则可以通过并表银行迅速做大总资产规模,可能是一个良性循环。   环境压力刺激转型提速   在遭遇股东变局和高管变动后,已启动转型计划的民生银行下一步会怎么样?市场也不断猜测。   民生内部人士认为,民生银行谋划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更多关注风险控制而非对利润的追逐。洪崎表示,“不能一味把不良上升归咎于经济下行的客观环境,要在自身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进行深刻反思、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付立春说,“民生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的一个代表,2008年四万亿投资启动之后,大型国有银行选择更多地给国企或地方平台公司放贷,而民生银行则选择重点给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放贷,应该说,前几年,民生走的也比较快。不过,中小民营企业和四大行重点做的平台贷款不一样,因为没有政府背书,其自身波动性更大,风险暴露的更快,民生的这种转型可以说是环境所迫。”   据悉,民生银行于2014年5月启动了了一项名为“凤凰计划”的内部转型,即“应对利率市场化能力提升计划”,2015年这一计划将全面铺开。据洪崎介绍,凤凰计划包括系统借鉴国际先进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实践,聘请咨询机构全面分析;全面梳理了战略规划、体制机制上专业能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规划全面提升管理的蓝图,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管理上侧重于科学化、关系化、精细化。   另外,凤凰计划期望达到的目标是,零售业务占比三分之一、小微企业业务(包括部分中小企业)占比三分之一、公司业务占比三分之一,实现各业务条线相对均衡。小微占全行贷款25%,零售是存款端占24%。通过服务和成本影响资产定价。资产端需求逐步下降并恢复正常化后,价格要素变化,流动性加大,管理难度大幅提升,需要动态实时合理定价和管理流动性。   “未来民生银行将重点倾向于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布局和投资银行方向,而小微贷款扩张可能放慢速度。”一位民生银行内部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