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沂蒙山区饭桌上不再无肉不欢
4个凉菜、8个热菜、青菜肉菜混杂,还有果盘,白酒、红酒、啤酒都上,甚至还订了个大蛋糕——这是大年初三记者在姥姥家时,大舅招待亲戚的“标准”。也许有些读者会不屑,这算啥,很普通嘛。但在我们沂蒙老区,这种“待遇”可不低。
几年前,老家饭桌上不是肉就是丸子,人们只有在过年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对肉的渴望,敞开了吃。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农村人不再“无肉不欢”,青菜、水果、点心搭配,油腻清淡适量,大人孩子都吃得舒心。
我家乡在沂蒙山区,我们村就在半山腰上,如果用现在的新农村标准来衡量,那可真是革命老区,穷啊。今年春节网上流传的“上海女孩”发布的照片“色相”确实不佳,但这种现象在我们那儿也依旧存在。可如果认为农村全部都是这个样子,那也错了。
几年前,我们那里准备年货就是肉,以猪肉为主,每家都准备几十公斤,羊肉、牛肉属于稀有肉品,象征性割点尝尝。农历腊月二十六是春节前最后一个大集,大家一般都买下至少10多天的菜。买到肉后,或者煮煮挂在屋外晾起来,或者剁成丸子油炸,这样能放得久。春节期间,招待亲戚,肉越多越有诚意,炖的、炒的、炸的,大家都敞开了吃。
现在不同了,餐桌上的菜品也在慢慢变化。肉菜少了些,一些新鲜的蔬菜、外地的水果、价格挺高的干果都开始出现在餐桌上。妈妈告诉我,现在农村人也不馋肉了,买什么都跟城里一样方便。每隔几个村,交通发达路口都会有超市,超市里菜每天都供应。妈妈也会像城里人一样,家里不存肉菜,有亲戚来了直接去超市买。平常不是春节时,还可从饭店里订菜。别说我们落后,这在几年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记得前几年,走亲戚时,妈妈都带个箢子,里边装上馒头、肉、米之类的,现在都在路边超市直接买成箱的礼品,价格也从几年前的几十元到现在的数百元不等。以前结婚都是找村里“大厨”帮忙,在家外边搭个临时灶台,鱼鸭肉弄一大桌,不少人靠着酒席解馋。现在农村结婚那种酒席都见不到了,到饭店去,菜肉不缺,有凉有热,有水果,还有专门的服务员,很方便。这两年,我们镇上主路两边,增添了好几家饭店。
身处沂蒙山区的农村,不可否认,相对于不少发展起来的新农村,贫穷依然存在,但变化也是实实在在。城乡的鸿沟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
饭桌上的变化不能代表全部,但是从一个侧面让我看到了日益红火起来的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