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题门”频现 谁在纵容作弊
上午8点30分开考,有考生6点35分就收到了“答案”,201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是不是泄题啦?近日,不少考生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省招考院已请有关部门帮助调查取证。(相关报道见今日A02版)
考生渴望公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客观地说,在“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出炉之前,一口咬定“泄题”还为时尚早。比如,发送答案的“培训机构”根本就没有通过“内部途径”提前拿到真题,考生花钱买来的答案也不是正确答案,那种情况下这就是一桩诈骗案而非泄题案。
问题是,类似的“泄题门”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以往举行的很多考试,比如司法考试、职称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都曾出现过“培训机构提前兜售答案”的情况,按说应该足以引起考试组织者的重视和反思。
比如,某些参与命题的专家,是不是有将考题透露给“培训机构”的机会?一些靠出售答案牟利的“培训机构”,与“命题专家”之间是否存在利益交换?试卷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泄题的可能?如果存在这样的漏洞,怎样才能设法补上?
再如,获得有人出售考试答案的线索之后,“有关部门”要是考试开始前就介入调查,弄清“泄题门”的真相,是不是比事后介入效果更好?是不是有助于那些守规矩的考生打消顾虑,让他们安心考试?
又如,通过强化考试纪律,是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泄题门”的影响?如果通讯设备无法带入考场,考试过程中传递答案是不是就无法实现?如果监考老师认真负责,考生所说“整个考场都抄疯了”的情况是不是就不会出现?
或许从有了考试的那一天起,作弊就一直与其“相伴相生”,也正因为如此,考试的组织者才更应该设法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将考生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如果明知存在漏洞却不去堵,如果获得了与“泄题门”有关的线索而无动于衷,实质上就是对作弊的纵容。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果说科技的进步已经让一些作弊手段“高明”到查不出来的地步,恐怕没人会信。
因而,我们期待此次“泄题门”的真相,更期待类似的“泄题门”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