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铁路桥下积水顽疾有望解决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新建改建雨水泵站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到2017年6月前,济南将新建大涧沟、凤凰路雨水泵站,以提升城市排水能力。
建设中的二环西路南延工程和凤凰路工程,分别需要在大涧沟附近下穿津浦铁路、在飞跃大道附近下穿胶济铁路。由于原本铁路桥范围内雨水无法自行排出,市政公用部门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前,已将雨水泵站建设考虑进来,随道路建设一并配套到位,防止较大降雨导致积水。
雨水泵站建设如何体现海绵城市理念?除延长洪涝灾害重现期外,新建的2处雨水泵站还将设计建设蓄水池,设置沉淀、过滤、消毒等设施,可以给雨水“洗澡”,从而提升排水水质,增强雨水排出后补充河道等再利用方式的效果。二环西路大涧沟雨水泵站位于二环西路以东、津浦铁路以北、大涧沟以西交叉口处,为地下式设计,排水能力为
每秒3立方米,1小时能排出雨水1万余立方米,是现在历山路铁路桥排水泵站的近2倍。
延伸阅读
为何铁路桥下建泵站?
铁路桥是“重灾区”
济南是个洪涝多发的城市,地势南高北低坡度大、硬化率高等原因导致马路行洪水量大、流速快。
此外,胶济铁路等线路横贯市区,使市区内出现许多下穿式立交道,也“人为”造成了一些低洼地带,每逢降雨都是积水“重灾区”。据了解,全市现有排水泵站22处,下穿铁路桥的就有17处。此次要改建的3处雨水泵站和将要新建的2处也全部是用于为铁路桥排水的。
原有泵站怎样改?
排水标准“30年一遇”
全市现有泵站中,雨水泵站和排涝泵站的排水标准分别为10年一遇和5年一遇。按照旧城更新区域或项目因地制宜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3处雨水泵站将迎来提升改造,分别是纬十二路、生产路和历黄路雨水泵站。
纬十二路雨水泵站将在纬十二路与胶济铁路交界处东北角原址重建,排水能力由每秒1立方米提升至2.53立方米,达30年一遇标准。生产路雨水泵站也将原址重建,排水能力由每秒0.93立方米提升至1.353立方米,每小时能排5000立方米,达30年一遇标准。
历黄路雨水泵站则将更换雨水泵、污水泵各2台,实现雨水、污水流量达每小时1180立方米、800立方米,并增加监控安防设施等。
上述工程均计划于2017年6月前完成。
网络编辑: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