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首次划定历史城区范围
6月10日,在市规划局举办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面复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题)上,公示了《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初步成果。原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三层保护体系,被六大方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代替:市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市域、市区、中心城区)、历史城区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街区及风貌区的保护与管理、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群)的保护与管理、名泉文化景观及泉域保护与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济南市规划局总规划师牛长春表示:“规划首次确定了济南历史城区的四至范围,这是个新概念,以前从来没有过。”历史城区范围内将进行风貌、交通等多方面的规划,与未来社会整体发展变化衔接。
关键词:历史城区
古城及商埠区双城并举重点片区建筑面积只减不增
根据《规划》初步成果,济南市历史城区的范围为北沿胶济铁路,东至历山路,西至纬十二路,南到经十路。面积共计16.03平方公里。“历史城区划定的原则一是对比1928年城市建成区,再就是衔接建设用地及道路水体边界,便于管理。”牛长春表示,目前还处于初步编制阶段,名城保护规划审批通过后,历史城区将会确定为法定概念。
《规划》初步成果要求形成保护历史城区古城及商埠区双城并举的历史格局,重点保护古城整体风貌及一园十二坊(一园为中山公园,十二坊包括三经六纬围合而成的十二个小街坊)商埠区特色小网格街巷风貌片区,保护经二路、经四路横向连接双城的格局特色。
“划定历史城区范围并不是说内部所有的建筑都不能动,而是进行不同保护级别的划分。”牛长春表示,比如说历史街区内部不能新建、扩建,但相关协调区将进行风貌、高度等的控制。以风貌控制为例,依托历史城区文化特色空间等进行4类风貌控制分区,包括古城传统风貌控制区、商埠区近现代风貌控制区、古城外围风貌协调区和过渡地段色彩协调区等。
对于城市里的优质资源,包括医院、学校等医疗设施和文化设施,二环以内的老城原则上不进行新建和扩建。在济南市整体发展中,优质资源到东部新区和西部新区建设,历史城区内实现人口密度疏解、重点片区总建筑面积只减不增。
关键词:文化遗产廊道
四大廊道串联261处文化遗产胶济铁路廊道打头阵
挖掘济南的历史文化元素,尤其是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这是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规划》中明确了市域范围内文化遗产廊道,主要包括:胶济铁路文化遗产廊道、小清河文化遗产廊道、玉符河文化遗产廊道、绣江河文化遗产廊道。沿廊道串联历史文化遗产约261处。
胶济铁路文化遗产廊道约75公里,地跨市中区、槐荫区、历城区、历下区、天桥区、章丘市六大行政管辖区;涉及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大辛庄遗址、城子崖遗址、黄花山造像、闵子骞墓、小娄峪古建筑群、真武阁、鲍叔牙墓、梵王宫等191处遗产。
小清河文化遗产廊道全长约43公里,地跨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章丘市四大行政管辖区;涉及大辛庄遗址、洪家楼天主教堂、兴福寺、华阳宫古建筑群、娄家庄娄家祠堂、兴龙桥、通和塔、新华院旧址等23处遗产。
玉符河文化遗产廊道全长约48公里,地跨槐荫区、市中区、历城区三大行政管辖区;涉及玉符河生态涵养区、黄花山造像、太甲山摩崖造像、峨眉山古建筑群、古城遗址、锦绣川水库等11处遗产。
绣江河文化遗产廊道全长约55公里,地跨章丘市行政管辖区内;涉及绣江河生态涵养区、章丘刁镇旧军庄村、双山
三涧溪村、小荆山遗址、高亦吾故居、常道观、李氏祠堂李开先墓、南河遗址、明山墓地、毕杨汉墓群等19处遗产。
“我们坚持保护与开发同步并进,对历史建筑提出保护要求,保护与整治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适当注入文化展示、旅游服务等功能。”牛长春说,今年将启动编制工业遗产暨胶济铁路沿线工业遗产廊道保护规划,积极发挥老建筑更新利用在盘活地区经济活力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