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全球招聘背后故事 60后公务员弃编制加入
高新区新入职人员到园区参观
两个月前,高新区面向全球吹响广招天下贤能的“人才集结号”,引来5700多人报名竞争148个工作岗位。一番激烈角逐过后,131人脱颖而出!
5日,是这些优胜者们正式奔赴各自工作岗位的日子。他们都来自何方?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将为高新区带来什么变化?近日,本报记者独家全程参与在市委党校举行的高新区岗前培训班,为你揭晓这些谜……
【人物名片】逄锦波
原淄博保税物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经济学博士。
现职务
高新区战略发展与宣传策划局局长
“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岗位,发挥鲶鱼效应”
这次面向全球招聘,高新区管委会的不少机要部门都拿出了一把手、二把手的岗位面向社会招“能人”。比如高新区体制机构改革后,整合了以前发改委宏观研究职能、政研室调研职能、宣传部宣传职能以及品牌推广策划职能的战略发展与宣传策划局,在各职能部门中堪称“高大上”,这个局就面向全球招聘局长。
经过层层选拔,拟聘任这一职位的逄锦波,曾在青岛大学、青岛市建委、四方区政府工作过,后来到淄博高新区主持经济发展工作,最近几年负责筹备淄博的保税物流园区,任园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3天的岗前培训结束后,作为培训班班长的逄锦波代表全体学员表态:“来到高新区成为高新人,就要领会高新区改革的精神和意图。我们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岗位,发挥鲶鱼效应。”据了解,这位有着深厚经济学功底以及丰富经济开发区管理运作经验的新局长,是位名副其实的“实战派”。
【人物名片】王来军
原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经济学博士。
现职务
高新区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
“环境好人才聚,高新区改革活力把我吸引来了”
今年刚成立的高新区协同创新中心也将迎来一把手。刚刚履新这一职位的王来军,之前是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今后他将主要致力于科技成果招商和落地转化。“我来高新区的原因很简单,环境好人才聚。体制机制改革为高新区增添了活力,也吸引来了人才。而新加盟的人将进一步激发高新区的活力。”王来军说。
协同创新中心的职能主要侧重和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落地、产业化,转化成经济效益,同时打造高新区的高端技术人才团队。因此,这一单位的一把手需要既懂招商又有专业背景的人士担当。王来军在枣庄高新区就分管发改、经信、科技、招商等工作,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方面建树颇多。
【人物名片】徐风
原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局局长
现职务
高新区新兴服务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这里值得拼搏一把,这里是干事创业热土”
“正式开展工作了,干劲很足压力也很大。”首日到岗的徐风一整天都很忙:了解部门招商情况、与同事交流交接工作、构思KPI指标分解办法……这让徐风一刻也停不下来。徐风这次应聘的是高新区新兴服务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今后他将主持这个单位的日常工作。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徐风在这次高新区岗前培训班中算是“老大哥”。在沿海城市做了20多年政府招商的他,如今放弃安稳的工作和职位,只身一人来济南。“济南高新区的魅力让我觉得这里值得拼搏一把,这里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
徐风将要履职的地方,位于高新区发展势头迅猛的汉峪金谷。这里聚集着济南绝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总部经济、金融类金融、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将是他未来工作的着力点。
【人物名片】李秀华
曾在政府部门做统计工作十几年
现职务
高新区投资促进中心招商统计部职员
“我想换个活法,感受一下朝气蓬勃的环境”
其实,不只是领导岗位,高新区这次招聘的普通工作人员同样个个“身怀绝技”。在政府部门做统计工作的李秀华,被分到了高新区投资促进中心招商统计部。她的到来让新单位部长高兴得眉开眼笑。“我们总算请来专家了!”
原来,高新区投资促进中心是今年高新区新成立的招商服务部门,负责制定和统计各园区招商指标。随着职能的明确,对统计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可从各部门抽调的人手大多从事财务工作,没有专业的统计人员。李秀华多年积累下的投资统计经验,正好弥补了这一短板。“我个人比较喜欢高新区的氛围,节奏快、效率高。我自己也想换个活法,感受一下朝气蓬勃的环境。”李秀华这样解释自己将公务员身份封存,来高新区的原因。
揭秘 培训课全是“干货” 领导向新员工“抖家底”
高新区招商引资数据、产业集群数据、各园区发展数据……几天前,在市委党校举行的岗前培训班上,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徐群从济南经济史说起,逻辑严谨地向新招人员解释高新区的发展方向和理念。副主任张端武则用数据说话,面对刚入职的工作人员抖出了高新区的“家底儿”。如此单刀直入、只讲“干货”的培训,无疑是为了让新进人员尽快熟悉情况,快速上手投入工作。
“过去我们的干部交流不顺畅,很多年干部进不来、上不去,专业人才缺得厉害。”徐群说,这次人事制度改革对过去的管理架构做了大调整,将以扁平化的管理为主。不拘一格聘用人才,只要是适合高新区、有助于高新区发展的人,我们都愿意录用。
高新区人力资源部常务副部长裴长青则在培训时详细解读了高新区已经在实施的KPI考核制度。“以后高新区的工作人员,无论以前是公务员、事业编,还是企业合同制,都将打破身份界限,推行全员聘用制,实施无差别人力资源管理。通俗来说就是:不论有没有编制,同工同酬,根据业绩考核薪酬。在编人员到退休时,才能恢复按级别拿工资的待遇。”
领导班子也不例外,也要参加KPI考核。被考核人员被强制分成最好、中间、落后的三档,各占15%、80%和5%。裴长青解释,考核落后的人员会被末位淘汰,尽管他们不一定是不干事的,甚至还可能是优秀的,但相较于标杆员工来讲仍有不足。“这是为了要在高新区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裴长青说。
记者了解到,高新区这次招聘人员,有的来自政府部门,也有的来自企业。但无一例外拥有符合招聘岗位需求的素质和专项技能。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到了48%。
相关新闻
高新区每天新增35家企业
高新区这次为啥要招这么多人?从管委会副主任张端武给出的数据中可见端倪。“高新区每天平均新注册企业35家,人力资源结构年轻,是济南最具经济活力的地方。”
与此同时,日前济南市将3000多项市级行政权力逐步下放给高新区,力度空前,对区域招商引资及营商环境建设带来了大利好。此外,高新区已经在使用市直相关部门行政审批2号章,不出高新区就能办理所有审批事项。这些因素使得高新区各项社会、经济职能高速运转。而有数据显示,高新区行政人员编制仅占其他行政区的1/3左右,管理人员缺口大、专业人才尤其紧缺,吸纳优秀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作者:田珊   网络编辑: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