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麦 22创3项“全国之最”

18.08.2015  09:42

  今年,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龙庄村家庭农场主龙振存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还是种的500亩‘济麦22’,平均亩产在650公斤以上。”龙振存规模化种粮10年,他特别感谢“济麦22”这一小麦品种。他说,“济麦22”抗寒抗旱抗病抗倒伏,每年都能实现稳产高产。2009年,他靠这个品种,在农业部组织的实打亩产中创造了789.9公斤的成绩,打破了保持10年的全国冬小麦高产纪录。

  据了解,“济麦22”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历时17年育成的超高产、广适、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至目前已连续6年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该品种集高产、抗逆、抗病、广适于一体,先后通过国家审定和鲁、豫、皖、苏、津5省市审(认)定,曾创造了单产最高、年推广面积最大、适应范围最广3项“全国之最”。连续9年在不同生态类型区86个点次创造出亩产700公斤以上的超高产典型;全国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产小麦200多亿斤;201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品种的育成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赵振东介绍,纵观“济麦22”的选育过程,研究集成了以“阶梯杂交、全生育期选择、穿梭育种、水旱轮选、多点鉴定”等为主要内容的小麦超高产、稳产、多抗、广适育种技术体系。针对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利用阶梯杂交聚合优异基因、丰富遗传基础;采取全生育期选择的策略,实现产量三因素的协调提高;针对高产与倒伏的矛盾,以提高茎秆质量、增强弹性韧性为目标,解决多穗型品种抗倒性差的问题;针对高产与广适的矛盾,以提高品种水肥利用效率和抗逆抗病性为目标,通过分离世代在菏泽(干热风频发)、蒙阴(病害普遍较重)和宁阳(旱地)等地进行穿梭选拔、水旱轮选,高代材料多点鉴定(济南、菏泽、蒙阴、陵县、平度等),实现了多抗广适;针对高产与早衰的矛盾,以提高耐热性、延缓衰老为突破口,引入冠层温度作为耐热和产量潜力的选择指标,加强后期选择,实现了经济学产量和生物学产量的同步提高。

  从多年的生产表现看,“济麦22”显示了三大突出特点:产量水平高、稳产性好。连续6年在不同生态类型区66个点次创出亩产700公斤以上的超高产典型。“济麦22”的综合抗性强,不但对白粉病免疫、中抗条锈、高抗吸浆虫,还具有抗倒、抗寒、抗旱、耐热的特性。此外,“济麦22”还具有广适性,该品种在我国两大主产麦区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良种还要良法配套。”山东省农科院科研处处长张正介绍,山东省农科院制定了“济麦22”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建立了“育种单位+良繁基地+种业联盟”三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其中,“‘济麦22’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作为山东省地方标准,通过了专家评审。由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国内180余家种业企业,建立了七省市种业联盟,在山东、河北、天津、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100多个县区建立了标准化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立完善了良种繁育加工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推广服务网络,实现了原种供应、良种生产、加工包装、质量检验的四统一及质量溯源,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开发模式。

  赵振东坦言,“济麦22”遗传基础丰富,综合性状优良,推动了我国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引领了黄淮麦区小麦育种发展方向,为我国小麦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目前,山东省农科院正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选育“济麦23”,具有87.5%“济麦22”的血缘,不仅较“济麦22”显著增产,而且在品质和熟期上有明显改良,成熟期比“济麦22”缩短1~2天,现已完成第二年山东省区域试验,明年将参加生产试验,有望近年通过审定。

  链接

  “济麦22”成果有两个主要创新点:一是通过阶梯聚合杂交,创制出高抗倒伏、穗育性好、产量潜力高的优异亲本935106和株型优良、综合抗性好、白粉和条锈病免疫、叶功能期长的优异亲本935024。

  二是建立了以“阶梯杂交聚合优异基因、抗性和产量双向提高”为核心的目标种质定向改良技术,以“前期重稳健、中期重繁茂、后期重茎叶”为核心的全生育期选育技术,以“穿梭育种、水旱轮选、异地鉴定”为核心的杂种后代高效选育技术,形成高产育种技术体系。(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