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苦恼“怎么做消费者都怀疑造假” 商业品牌严重缺失

22.04.2015  10:04

  “我们做了全程可追溯之后,消费者还是在怀疑,觉得我们有可能在用高科技糊弄他们,还是对产品的质量不放心。”4月20日,在2015年中国绿公司年会的现代农业投资方向论坛现场,有农业企业主向《证券日报》记者如是“吐槽”。

  让农业企业苦恼的不仅是消费者信心缺失,还有上游合作农户的“不省心”:“和农户的果园签订了购销合同,结果等农户把苹果运过来才发现,根本不合格,我们说‘合同的约定不是这样的’,对方立刻瞪回来,‘要啥合同,我就是合同!’”此前,曾有农业领域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描述过自己的窘境,而这种案例也引发了同行的共鸣,“对的对的,我们的车厘子也是,跟农户说这个产品按合同要求是不合格的,对方直接告诉我,‘就是这些,爱要不要’。”

  上游的合作农户们“不省心”,下游的消费者又因食品案例问题成了惊弓之鸟,可偏偏大佬频频呼吁,认为农业投资风口来临,农业创业和农业投资,真实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商业品牌严重缺失

  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陈绍鹏认为,消费者因食品安全问题而显露的对企业信心不足反映出的其实是中国农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来讲,上游无数的小农生产者达不到规模效应,使得农业产业链变得复杂而冗长,复杂的交互过程必然放大安全的风险,而组织化的程度过低,又反过来制约了科技的投入和创新能力,整体产业的生产管理模式都比较落后,必然存在安全问题。”

  此外,商业品牌的缺位,也使得农业的发展裹足不前。“农业一直停留在地理、产区品牌领域,而缺乏大量的商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地理品牌的劣势显而易见,一家企业的安全事故,可能会毁掉整个产区的信誉。当然,行业的组织化程度太低,小生产者难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去面对大市场,此外,行业还有科技落后、品牌意识不强(的问题)。”陈绍鹏称。

  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联想目前的做法或许可以提供些借鉴意义。“我们的理念叫‘三全’,即全产业链、全种可追溯、全球化。只有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模式,才能在中国的生产供应分工过程中可持续地提供安全的产品,从选择品种到育苗、育种、栽培、加工、物流、销售等,只有建立完整的链条,封闭式的运作,才有信心联想推出的产品是放心的。而全程可追溯,则是利用先进的IT系统、管理模式,使每一个产品都是可控的。”

  不过,对于可追溯系统,有农业企业在会议间隙间对《证券日报》记者提及了自己企业经历的苦恼:“我们做了全程可追溯系统,可是消费者依旧不放心,认为可追溯也是可以造假的。”

  而陈绍鹏也坦陈,“所有生产的信息,所有的检测报告,它只让消费者更相信我们,但是信誉和品牌是不断的积累才能建立起来的。”

  而山东海益宝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范立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则强调,“为安全而做安全的方式并不可取,就像企业创业不能本末倒置一样,为互联网而互联网,为追溯而追溯,可追溯及互联网都是工具,企业的发展根本是在品牌上。”

   农业迎来四大红利

  虽然有着种种的磕碰,但农业依旧成了许多投资人话题里的宠儿。

  由于农业在某种程度上拥有“靠天吃饭”的特性,因此,农业类上市公司一旦发生“黑天鹅”事件,则会对公司的信誉带来极大的伤害。此前,獐子岛就曾因为“冷水团”的问题,出现了业绩黑天鹅事件。

  不过,依旧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农业的未来积极看好。“农业现在迎来了最佳的创业和发展机会”,范立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

  而陈绍鹏则认为,目前的农业行业,有四项红利正在释放:制度红利、科技红利、品牌化红利和互联网+红利。“土地确权、土地的流转和入股制度(为农业发展)做了一个极大的推动和完善,没有好的制度保障,没有办法形成集约化生产,现在投资农业有这样一个制度红利的机遇;其次,以前的科技确实太落后了,小而散的农业业态也让科技无用武之地,但是,当集约生产出现后,科技就有了用武之地,新生物科技就非常的有前途;再次,中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商业)品牌太少,如果有一个封闭式的产业化的模式,这样的机遇也是很有前途的;最后,互联网+带来的颠复和革命,是前所未有的,它可能会让我们的农业现代农业达到加速。”

  而基于对未来行业的整体看好,陈绍鹏透露,在全球已开始进军新的领域。

   从业者培养刻不容缓

  几项红利的推动和资本的助力,使得原本显得“土气”的农业,一夜之间变得“高大上”起来。

  具体到水产领域,范立强介绍,目前行业是小而散的发展状况,因此,任何产品进入餐桌,为保障安全,都应该先从苗种抓起。以水产领域举例,范立强建议,“目前消费者认为的不安全,主要是体现在重金属超标和药物残留上,对于药物残留问题,可以在产品创新上解决,而重金属则是受海底泥沙的影响,因此,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好,水产领域的安全问题就可以让消费者放心”。

  对于范立强提及的行业状况,台湾皇冠集团执行董事江永雄敏锐地捕捉到,这可能是现代农业的投资和创业机会。

  而随着这些创业机会的来临,对从业者的培养也变得刻不容缓起来。陈绍鹏介绍,“农业和食品(概念)很热,但普通消费者只关心结果,而大部分从农业学院毕业的学生,只有5%的人愿意从事农业,所以,我们和很多农业院校合作,并从海外聘请专家,滚动起来才能有一个好的培养体系,其次,在收入上也要有保障,生产设备要跟上,从而让从业者摆脱农业就是体力劳动的意识”。当然,“在这个话题上的相关领域,还大有作为,有投资机会。”

  不过,有投资人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目前行业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原来是外行的许多企业也纷纷宣布进入农业领域,不过,对于这些人而言,原本的经验无法照搬到农业领域,因此,目前虽然有不少企业纷给宣布获得投资或大举进军农业,但真正能够获得利润的企业实属凤毛麟角。也有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企业证实了类似的观点,认为目前涉农企业虽然创业机会较多且投资人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如何赢利,如何保证企业不是依靠“圈钱”而是产品的持续赢利维持运转,仍是个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