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社会资本挑起生态林业建设“大梁”
淄博圣樵农业发展公司是一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原在郊区的生产基地因城区建设,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经多方考察,投资1800万元流转太河镇孙家庄2000亩山林发展特色林果和育苗产业,常年雇佣当地群众30余名,季节雇工达到100余名。总经理赵水涛说:“从城区转移到太河库区建基地,有效利用了当地农村闲散劳动力,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公司发展空间也得到更好地提升。这是一个共赢的决策。”这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社会资本投身生态林业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全区通过林权流转投资林业生产的工商企业达到185家,总投资8.18亿元,流转林业面积约16万亩,流转期限10年—70年不等,常年从业人员达5101人。2014年全区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比比2010年翻了一番。
淄川区现有林业用地50.02万亩,生态公益林40.23万亩,有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5处市级森林公园。作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2010年8月,顺利完成了49.2万亩集体林地主体改革任务。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结束,各类工商资本、社会闲散资金积极涌向林业发展,大量山林资源向林果大户集中。
社会资本青睐林业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需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而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加之,近几年林业育苗产业持续高温,核桃等木本油料作物发展迅猛。综合以上因素,加速了社会资本向林业产业的流动。
岭子镇李崇夏2014年以前是从事煤炭生意的,随着近几年经济低迷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部分煤矿、建陶等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两高一资”企业纷纷转型,于是投资1200万元成立齐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花卉苗木培育基地1000余亩,专业致力于国内外优质彩色苗木特别是美国红枫园艺品种的引进、栽培和繁育。现已拥有美国红枫品种10多个,是目前山东精品彩叶树种较为齐全的繁育、栽培园林基地,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
目前,全区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发展主要有产业转型、基地迁移、产业拓展、创业致富、脱贫奔康、政策吸引等多种类型。
山区被高看一眼
淄川三分之二面积为山区,随着年轻人进城务工生活,山区成了50岁以上留守老人的“自留地”。劳动力匮乏及资金缺乏使本地村民望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只能暗自兴叹!
社会资本也正是看到了山区“以较低的成本就能获得丰富的资源”这一点,巧抓机遇,开始了山区的开发。据统计,仅太河、西河两镇吸引工商企业就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强,其中,太河镇吸引工商企业36家,流转面积47498亩,分别占全区的19.4%、29.7%;西河镇34家,流转面积23671亩,分别占全区的18.4%、14.8%。
这些投资的社会资本既有本地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也有区外的企业和个人,呈多元化投资格局。山东涌泉齐长城发展公司的投资方来自北京,投资5000万元流转山林面积3900亩,打造生态旅游产业。潍坊市昌乐县企业家王瑞营在淄博市注册成立淄博高山农林科技公司,并组建淄博淄川臻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太河镇投资1000万元流转荒山2000余亩建设核桃生产基地和200亩大榛子育苗基地。据统计,全区区外资本投资林业发展的有12家,跨镇办投资的有15家,其余156家均来自本镇。
各社会资本林权流转的方式主要有承包(转包)、出租(租赁)、股份合作、转让等,经营方式一是利用荒坡荒地从事林业生产,发展现代林业;二是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资产发展旅游业。目前,全区发展的经济林主要有核桃、樱桃、杏、枣等近20个树种,育苗的有白皮松、樱花、蜀桧、流苏等30多个树种。
林业成生态主力
随着社会资本大量涌入,林业产业凸显多元化作用。
作为全区脱贫奔康工程的主导产业,林业项目直接推进了全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岭子镇永龙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余万元租赁龙泉村土地2000亩发展核桃,该村村民除每年收取山坡地每亩1000元的租金外,在合作社打工每年还有9000元工资性收入,也可无偿返租合作社的核桃园用于林下养殖。“租赁费+工资”这笔不小的收入,让农民尝到了山坡变林田的甜头。2014年全区的脱贫奔康生态经济保护项目共50个,其中林业项目有38个,占比76%,直接带动农民脱贫9800余人。
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发展,财政负担大大减轻,林业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森林淄川建设每年造林都在3万亩以上,核桃、樱桃等经济林已达到5.7万亩,森林覆盖率正以每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同时,产权清晰、责、权、利统一的运作模式,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乱牧牛羊、乱砍滥伐事件的发生,林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林业效益明显提升,新品种、新技术等得到有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