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一年间 看山东经济如何提质增效

05.01.2015  21:20
图片1 - News.E23.Cn
图片2 - News.E23.Cn
图片3 - News.E23.Cn
来源: img01.e23.cn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改革持续进行,不断深化。一年来,在简政放权、财税金融改革、经济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改革举措频出,不断激发内生动力,释放发展红利。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推出《深化改革一年间》系列报道,深入报道山东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新成效、新进展和新变化。

  在经济新常态下,为加快发展,山东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挖掘内生动力等新途径、新举措,降低经济运行成本。现如今,质量和效率正在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从国外进口货物通关时间变短了,费用也省了……

  每年,华泰集团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废纸和木浆,最多时进口量近150万吨。这些原料,都是从青岛港用集装箱运到广饶的华泰海关监管直通场站。由于实现了进口直通,海关、检验检疫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即可通关。

  华泰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魏文光说:“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0天左右缩短到现在的5天左右,每个集装箱节约过驳费、堆存费420元,一年的进口货物量节约成本两千万元以上。”

  海关直通,吸引了鲁中、鲁北、鲁西的许多贸易向华泰物流园区聚集。但随着进出口量猛增,问题也出现了。

  卸货后如何利用“空箱子”?物流园区有新招

  为减少空箱率,集装箱停留在场站期间,园区通过信息平台,联系到需要大宗运输的业务,出口“套箱”业务应运而生。广饶企业由此每年可节约出口费用2400万元。金宇集团每年出口轮胎近一万标箱,就成为“套箱”业务最大的受益者。

  华泰物流园区向细节要效益,渤海实业则围绕临港加工做文章。在远离博兴总部的青岛港,渤海实业相继建起万吨产能的大豆加工生产线。优化布局带来运输成本的成倍降低。

  点赞!全省41个行业有31个利润实现增长

  如今,渤海陆续在广西北海、广东湛江等地建设生产基地,沿海大豆加工产能达到600万吨。

  今年前三季度,虽然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全省41个行业仍有31个利润实现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5.5%,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4.3%,比去年全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省政府参事邓相超告诉记者:“一个企业,从材料原产地到生产地,再到达客户终端,路线每缩短一米,很可能就会创造成千上万的效益。像这样获得的经济效益,投资上千万亿很可能也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