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湿地生态学术研讨会在滨州学院召开
10月17—19日,湿地生态功能及其维持机制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在滨州学院第二报告厅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院士刘兴土,滨州学院院长罗公利、副院长陆兆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所长王晓斌,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科技条件处副处长王钟伟,市科技局副局长高曙光等出席开幕式。
罗公利代表学校对湿地生态功能及其维持机制全国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从办学思路、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他表示,我校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做好服务工作,推动我校乃至全省湿地生态的科学研究,为湿地生态科研创新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刘兴土指出,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少有的典型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类型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发育了我国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最为多样、面积最为广阔和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研讨会的召开,为融聚高端智慧、加快高效生态区和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他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充分交流,献计献策,为我国湿地科学发展、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研讨会期间,部分与会专家围绕湿地生态功能及自我维持机制、滨海湿地生态过程与机制、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理论与技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作专题报告42场,内容涵盖湿地水生态功能、水环境质量变化、生物多样性功能、泥炭地碳排放、湿地生态化学计量学、退化湿地修复理论与技术等方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吕宪国、“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研究员陈克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崔保山、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研究员范航清、我校教授陆兆华分别作了题为“我国湿地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迁徙路线的水鸟保护”、“围填海对滨海湿地的影响和湿地生态修复”、“生态升级传统虾塘养殖,减排保护近海环境”和“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特邀报告。
本次研讨会是由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滨州学院承办的是中国湿地生态学领域的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型学术会议,共有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46个单位的近200名湿地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滨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