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近年来,滨州市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滨州市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始终坚持“低碳、生态、循环”的理念,把生态优先、节能降耗作为建设“美丽滨州”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发展中始终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突出高效生态定位,强力推进“黄蓝”两区开发,重点培育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资源再生利用示范企业,形成产业链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实现了生态环保、经济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多赢”。
一、发展高效生态林业,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滨州市着眼于高效生态林业的发展定位,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科技创新驱动、典型示范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循环型林业经济,尤其在林木“三剩物”综合利用方面形成了多元化、产业化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开展以生态林场、绿色通道、湿地修复与保护、林业产业发展、森林公园为重点的“五位一体”生态工程建设,推进林业经济向高效、低耗、节能、环保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实现林业资源增长、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
二、巧打“生态林场牌”,生态功能逐步凸显
滨州市坚持“林水会战打基础、优势产业上台阶、多元经营增效益、提升质量创品牌”的总体思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延伸有机绿色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群体,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实行“规模化发展、组团式造林”,市场化运作生态林场,不断提高生态林场树木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充分调动林业企业参与植树造林,鼓励企业建设生态林,发展低碳经济。通过“政府租赁土地,公司化造林,专业队伍管护”为主的造林新机制为生态林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0%以上,形成“人在绿中行,绿在身边绕”的园林风格。
生态林场建设是碳汇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既可以净化空气,也为各种鸟类、昆虫、鱼类等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构筑起了人景相宜的生态屏障。通过生态林场建设,林业发展的思路不断拓宽,林业产业链条在无限延长。生态林场坚持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林下复合型生产模式不断提高生态林场的综合产出效益和发展活力,提升林地利用价值,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三、发挥林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快林业循环经济发展
林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和农户的联系,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发挥优势把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引入农业农村,加快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华美木塑制品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木塑型材项目以农作物秸秆、林业“三剩物”和废塑料为主要原料,主要采用挤出工艺,购置相关设备493台(套),建设40条木塑材料生产线,年产6万吨木塑型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年可利用各类废弃物7万吨,年可节约成才木料40万立方米。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产业链不断拉伸,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新鲜的玉米秸秆作为饲养奶牛的氨化青贮饲料,牛粪及其它农作物秸秆用于栽培食用菌,出菇后的菌渣用于制作沼气,同时企业回收包装菌袋的废塑料,交废品回收站再利用,沼气液又是很好的有机肥,可直接还田利用,使企业的整个产业实现了“变废为宝、无废生产”的绿色循环。走出一条林下种植蘑菇、木耳的循环经济,带动农村万名妇女实现了就业,引领众多农民从事林下食用菌产业。滨州市绿洲农业开发公司将废物利用、肉牛养殖、有机肥生产、果蔬种植、休闲观光多个产业有机衔接,年消化玉米秸秆1.5万吨,肉牛存栏4000头,为1.3万亩果蔬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带动3000多农户年增收2600元左右。沾化区以“绿色GDP”作为企业发展“指挥棒”,大力发展循环产业、生态农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万思顿农业产业园有限公司、沾化浩华果汁有限公司、清盛家具有限公司等一批循环工业企业,年可节约能源、资源逾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