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交融对接的背景下,以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为引领,带动了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发展,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新”发展,强化政策措施,集中要素支持,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市发改委对全市“三新”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先进经验,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发展现状
目前,潍坊市初步形成了14种新兴产业、200余家代表企业,显现出了良好发展势头,有望成为引领潍坊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智能化带动3D打印、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新产业发展。3D打印开始破题。潍坊市在全省率先成立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组建3D打印暨先进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潍柴动力、福田模具等20家重点3D打印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企业及7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资源。工业机器人初具规模。潍坊市工业机器人发展具备了一定优势,以迈赫机器人、帅克机械、西水机器人为骨干,集聚了一批“本体”和“功能部件”制造企业、系统集成商,初步形成了从机器人研发、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智能制造大范围推广应用。潍柴动力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数字加工中心、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装备;歌尔声学应用自主研制的具有特定性能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北汽福田多功能汽车厂大规模应用喷涂机器人和焊接机器人,基本实现生产线自动化控制;晨鸣纸业主要生产环节之间的搬运、切分、打包、仓储等全面实现自动化。
(二)高端化带动总集成总承包、新材料、通用航空等新产业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世纪阳光纸业由单纯造纸、卖原纸的发展模式向提供“绿色包装整体解决方案”转型;福田雷沃重工与3000多家企业在采购、物流、营销等方面开展业务协同,提高运行效率30%以上。其中,新材料产业集群式发展。主要集中在生物基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防水材料、超纤材料、石墨烯材料6个领域。依托生物基材料产业集聚区,初步培植了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生物基纤维素纤维、生物基材料助剂、海洋生物基纤维5条产业链;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防水材料生产基地,防水材料产量占全国1/3。通用航空产业刚刚起步。在小型飞机、无人机、直升机制造总装,以及零部件制造、通航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三)绿色化带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等新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较为完备。潍坊市被列为全省新能源汽车试点市,电动汽车整车研发、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方面发展较快,电动载货、专用整车生产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动力电池居国内领先地位,201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潍坊市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节能环保企业达到200余家。新能源装备实现突破发展。瑞其能公司在风力发电领域,科灵空调在海洋温差能发电领域,山起重工在海洋潮流能发电领域,均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
(四)数字化带动大数据、卫星导航等新产业发展。大数据应用范围较广。成立了潍坊大数据应用产业联盟,2015年,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4%,互联网出口宽带超过1200G,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水平位居全省前三位。与中科曙光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了中科曙光(潍坊)大数据中心,打造区域性云计算大数据领军企业、电子政务数据处理中心和创业型企业孵化基地。卫星导航产业前景广阔。潍坊市是全省唯一被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重大应用示范发展专项城市,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已聚集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72家,地理信息产业集群式、集团型、集约化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五)信息化带动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智能穿戴等新产业发展。电子商务亮点纷呈。潍坊市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全市各类电商企业发展到2万余家,各类网络商铺4万家,已建、在建电商产业园区达到70个。智慧物流应用广泛。建成运营山东田润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豪德物流信息平台等公共物流信息系统。由远成集团投资建设潍坊国际智慧物流城项目,与平安银行合作,形成“互联网+物流+金融”模式。2015 年,潍坊市快递业务量1.44 亿件,同比增长117.9%;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795 亿元,居全省第一位。智能穿戴市场潜力巨大。歌尔声学已成为消费类虚拟现实领域全球顶级产品供应商,整机产品之零件自制率最高可达30-40%,今年VR产品销售额将突破50亿元;生产研发的智能穿戴头盔,虚拟现实技术全球领先;微型麦克风、蓝牙耳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大。2015年,潍坊市研发投入强度为2.5%,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在山东省内仅居第五位。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企业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缺乏关键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处于产业链低端。科技研发平台较少,企业投资回报压力较大,研发投入不足。如机械装备行业,全行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2%,与发达国家平均5%以上的投入比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代表潍坊市机械装备产业特点的内燃机、农用机械等行业关键技术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内燃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90%国内市场被博世、德尔福、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垄断。
(二)创新型人才不够多。人才缺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共性问题,也是最大的瓶颈。受区位条件等方面因素影响,高层次人才缺乏且引才、留才难度大。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7名,省泰山学者79名,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14名,硕士学位以上高层次人才2.33万名。现有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问题比较突出,政府机关高校院所人才多、企业人才少,研究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培养的人才多、留下的人才少,尤其是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人才、带动产业发展的创业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缺乏。苏州市86.1%的研发人员在企业,无锡市95.5%的研发人员在企业,而潍坊市硕士以上人才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仅占22.5%;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自然科学类仅占35%,其中又有24.9%集中在学校和医院,在企业等其他领域的仅占10.1%。
(三)创新创业活力不够足。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不够足。潍坊市中小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主要以技术引进和集成创新为主,加大了企业的商业成本,容易形成对外技术依赖和产业空心化。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潍坊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主,中间产品、原材料性行业居多,高新技术、高附加值行业较少,产业链条延伸较长行业不足。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2015年城镇居民有创业意愿的比例不到10%,2015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不到8%,而南方沿海城市大学生的创业比例远超潍坊市,发达国家大学生的创业比例占到20%左右。
(四)创新创业环境不够优。潍坊市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不够完善,服务业发展有待提升。2015年,潍坊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低于全国、全省7.5个和2.3个百分点,传统服务行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例43.7%,仍然存在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较弱等问题。而以金融保险、科技研究和开发、信息服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6.3%,距离成为服务业支柱产业还有较大距离。潍坊市与国际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特别是与世界500强、国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对外开放理念、标准、规则、服务、设施等方面亟需全方位对接国际、对标国际、融入国际。
(五)政策配套服务不够快。机关工作人员对新经济认识不够快,政府购买、行业优惠政策等扶持手段局限于现有行业目录和传统领域,对具有多方面特性的企业缺少针对性的分类管理和扶持,导致新经济企业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优惠。诚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还较有限,各种征信信息又分散在多个部门,难以整合利用。
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
一是注重规划引领。广州市,2014年召开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大会,出台《广州市加快新业态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及《关于促进广州市服务业新业态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16年,初步建成珠三角新业态发展集聚区、华南地区新兴产业集成创新中心。上海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经济,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深圳市,制定了全国首部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和促进科技创新的地方性法规。
二是注重政策推动。上海市,发布2015年“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出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22条意见、智能制造及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等,引导发展“四新”经济。天津市,着力促进制造业整体实现转型升级,实施“10+3+8+2”方案,培育10个国内领先的高端产业。广州市,抓住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有利机遇,明确了健康服务业、互联网金融服务业等10大重点领域,逐个出台培育意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指导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快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实施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战略性主导产业直投资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市,出台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建设技术和产品创新载体,发展“设计+品牌”、“设计+科技”、“设计+文化”等新业态,提升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能力,推动工业设计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
三是注重园区集聚。上海市,推进智能制造、打造“众创空间”,以工业区创新、升级、改造、转型、联动“五大工程”为重点,聚焦全生产要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所有制,按照产城融合、二三产业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的“四个融合”发展要求,积极打造上海产业园区“创新版”。2015年,首次批复50家“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试点名单,涉及30多个领域。天津市,按照“1+1+1+N”产业发展模式,由单一引进项目向构建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突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六大产业集群,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项目产出高、税收贡献高和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四高一强”项目,推动了装备制造向高端化、集群化、服务化、智能化发展。武汉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园区培育和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企业,武汉未来科技城、光谷生物城等特色园区产业集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新兴产业,成为“万亿倍增”的重要支撑。
四是注重环境营造。天津市,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研发转化平台,建成5家具有国际影响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鼓励大院大所和企业联合建立工程中心、产业转化基地,还建立起涵盖研发、设计、制造、物流、管理、营销、服务整个过程的工业大数据中心。筹集3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鼓励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加快装备改造升级。上海市,积极拓展“四新”增长空间,建设“四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2015年打造了网络视听、集成电路等8家基地,今年将继续创建车联网、机器人、卫星导航等12家基地,试点推广“四新”服务券,支持建有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从“返税”转向“返服务”。东莞市,为引导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以实施“机器换人”为抓手,大力开展工业技术改造。每年安排20亿元的“科技东莞”资金和10亿元的“人才东莞”资金,大力引进创新资源,人才总量5年增加22万人。目前,已有98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比2014年增加七成多,打造出了经济“新引擎”。
五是注重机制创新。上海市,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通过“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产业人才基地”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四新”经济、园区转型、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众创空间的“四新经济六联动”工作机制。东莞市,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让企业“唱主角”,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全市研发投入增幅连续3年居全省前三,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5%,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天津市,着力打好聚集大项目好项目、打造科技型小巨人“升级版”、发展楼宇经济、推进万企转型、开展“一助两促”、降低实体企业成本、开展绿色制造示范工程、深化“十个一”改革等8个“组合拳”。苏州市,着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创新环境,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四、对策建议
(一)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潍坊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区域性创新中心。加快高新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股权激励、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军民深度融合、校企地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进行探索示范。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加快潍柴中速柴油机研发创新平台、潍坊光电技术研究院、福田汽车研究院、帅克机器人研究院等重大研发平台建设。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以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品牌企业为主导、专业市场为导向的新业态集群建设,推进电声器件、动力机械、半导体照明、创新药物孵化、新型防水材料等一批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借鉴上海经验,建立“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产业人才+产业基金+产业金融+产业联盟”六位一体的创新体系。
(二)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强化高端人才培养引进。继续实施国家和潍坊市各类人才计划,实施鸢都学者培养工程,壮大领军人才、高端人才队伍。强化海外人才引进。实施海内外柔性引智工程和博士硕士集聚工程,鼓励企业采取兼职聘用、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借鉴天津市建立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购进与当地产业相符合的生产型先进设备,开展“百万技能人才福利培训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培训120万技能人才。潍坊市应加大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支持潍坊学院、潍坊医学院及市内高等职业院校内增设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三新”领域的专业课程,同时利用创业大学等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加大新技术工人的培育力度。
(三)持续加大重点培育。对筛选出的17家国际领先、29家国内领先的企业,组成专家团队进行专项评估,对专家团队认定的企业,全要素进行保障,力争用3-5年时间再培育出一批像歌尔、盛瑞、豪迈等知名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借鉴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的成功经验,制定纳入科技小巨人培育的标准、政策扶持等配套文件,培育一批具有创新创造活力、掌握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构建新业态产业链。各企业制定对标合作计划,建立招商目标库,借助各类招商平台,重点围绕产业链条上下游延伸,引进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大项目、好项目。
(四)持续加大机制创新。创新投融资体制。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新产业新业态风险投资基金,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创新性产品技术的企业给予重点倾斜;积极探索新型资产融资抵押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允许无形资产和动产质押融资方式,扩大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大对企业发展引导扶持的资金力度。建议各县市区、开发区把“三新”发展支持资金纳入当地的年度计划,重点向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的企业提供补助和支持。加大市场化配置资源力度。落实好《关于深化改革精准施策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主动减量、活化存量、扩大优质增量,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继续执行好现代产业重点项目竞争性用地管理办法、按行业环保先进标准管理重大项目的办法,全要素保障“三新”重点项目和企业发展。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建立服务“三新”企业的绿色通道,实施好企业和项目问题协商解决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三新”重点项目和企业的困难和问题。
(五)持续加大环境优化。建立“小政府、大市场”的行政治理框架,形成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放宽行政审批、完善各类法规制度,鼓励创新并保障、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鼓励创业,发掘创新人才,激发创业热情,为创业者提供公司注册、办公场地、货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及相关配套服务,促进“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