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企业攻克新能源电池壳体材料制造难关 产能全球前三
胶东在线4月17日讯(记者 冯海玉)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动力电池行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然而,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壳的基材,因对制造工艺要求苛刻,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只能依靠进口。2016年,烟台东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东海新材料公司),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推出系列新能源动力电池壳体用的铁镍基耐蚀合金材料,成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壳体基材供应商,产品迅速占领国内市场40%,产能居全国第一、全球前三名。
一块“小肥肉”掀起新旧动能转换
“2010年以前,我们国家生产新能源动力电池壳体用的铁镍基耐蚀合金材料,全部靠进口”,东海新材料公司董事长宫东海说,“国内一直没有人能做,行内人也都知道这是一块‘小肥肉’,但是技术门槛高,小企业望而却步,而大型企业又‘瞧不上’,因为壳体材料市场总需求还不够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变化,公司原有的一些附加值较低的普通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等产品,出现了市场竞争激烈并趋于饱和的态势”,宫东海告诉记者,“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公司从2012年调整战略,重点瞄准动力电池壳体用高精度超薄钢带的研发和生产。”
在东海新材料公司,记者看到,由铁镍基合金材料制成的动力电池壳成品呈圆筒状,摸起来薄如纸。宫东海告诉记者:“把一块厚重的板材做成0.25至0.5毫米的动力电池壳基材,就像抻面皮,抻得太薄容易有洞,抻得太厚又影响电池的容量密度,这就很考验技术。”
如何突破极限拉伸而又保持产品性能稳定,东海新材料公司足足研发了4年。
从2012年开始,东海新材料公司开始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电池壳体材料。公司还成立了专业研发新材料的子公司,并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在烟台建立了烟台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东海新材料公司先后攻克特殊热处理技术、特殊表面淬水处理技术、特有表面形貌处理技术、精密表面检测技术四大技术难题。最终,制造出造出与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相媲美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特殊表面淬水处理技术完美地保证了基材表面洁净度,有效避免了砂眼或异物压入而造成电池的致命缺陷。目前,该项技术已经申请国家工艺方法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受理。
“价格战”跑赢国内市场前景看好
“在产品质量方面,我们已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水准,但在价格方面,我们有强大的优势,每吨要比国外进口产品价格低1500多元,可以为下游企业节省20%的成本”,宫东海说。
凭借价格优势,东海新能源壳体材料迅速抢占国内40%的市场。目前,产品已大量供应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壳体主要生产企业,覆盖了江苏、河南、上海、四川等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壳体主要生产基地,产品也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电池厂商。
2017年,东海新能源壳体材料市场走俏,累计销售14.75万吨,销售收入8.11亿元。宫东海告诉记者,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的年增长速度将会超过45%,预计2020年,动力电池壳体用铁镍基耐蚀合金材料需求量达到55万吨。“2018年,公司计划产销量20万吨,到2020年达到3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17亿元”,宫东海说。
大手笔投入2亿元试水下游产业链
作为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最上游,尽管生产壳体基材是最复杂的一步,但附加值相比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还是较低的一环。2018年,东海新材料决定投入2亿元,进军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的下一个产业链条:冲压壳体,即由单纯制造壳体基材向制造壳体成品延伸。
公司规划到2020年,改造提升现有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铁镍基耐蚀合金材料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建设年产60亿支电池壳体,年销售收入35亿元,实现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壳体的链式化、产业化生产,打造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发展成为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壳体及铁镍基耐蚀合金材料的龙头企业。
目前,烟台东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资产30亿元,员工38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15%。公司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中的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烟台市“双50企业”龙头带动型企业,拥有1个市级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