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剧院实施“三位一体”运营模式趟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子

28.09.2014  11:25

烟台大剧院是山东省最早建成启用的现代化综合性剧院,于2009年9月投入使用,运营五年来已推出国内外高档次演出550多场,平均每周两场以上,接待国内外观众近60万人次,走出一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子,成为市民美育的园地、高雅艺术的殿堂、文化服务的平台和文明城市的窗口。

一、“公”字立足,为广大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

2007年9月,位于烟台市中心黄金地段涵盖烟台大剧院等六大文化设施的市文化中心动工兴建。为此,烟台市舍弃了10亿元的商业开发收益,投入10.7亿元财政建设资金,彰显了烟台谋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和民生情怀,也奠立了烟台文化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为达到“建筑设施一流,运营管理一流,艺术活动一流,文化服务一流”的目标,烟台选择了中国保利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委托国内一流的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对烟台大剧院实施经营管理,2009年9月10日烟台大剧院正式投入运营,在推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中迈出重要步伐。五年来,烟台大剧院坚持现代公共文化为民服务的宗旨,在全国首创“院线演出、社会经营、公益演出”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每年推出110场以上演出,承接过330多个国内外的艺术院团和著名艺术家,涵盖30多种艺术门类,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层次与品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烟台大剧院成功承办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音乐复赛、“文华奖”参评剧目展演等重要赛事,成为山东省专业剧场的示范榜样,为烟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建设胶东文化龙头城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惠”字当先,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

为鼓励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大剧院,实行了低票价制,为此烟台市每年拨款1500万元予以补贴,烟台市将这种含有政府补贴的演出票称为“经济适用票”,并且规定院线演出“禁止包场,控制团购”,维护普通市民观众的文化权益,普遍享有大剧院“高贵不贵”的实惠。合同规定,大剧院院线演出平均票价不超过260元,但在政府实施补贴和有效监管之下,经过科学有效地运营,实际平均票价为130--150元,比国内一线城市低40%—60%;比国内二、三线城市低20%—30%,最低票价仅有20元,使广大市民以远低于全国其它城市同类演出票价,在家门口欣赏到国内外高水平演出。烟台大剧院坚持惠民当先,积极发展会员,注重培育规范的演出市场,会员人数从开业当年的588人增至目前的15000人,使得以散票为主体的销售额连年稳步上升,并未受到全国演出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另外,烟台大剧院每年还推出不少于20场的公益演出活动,其中有两场是专门针对农民工和青少年的专场演出,受到了社会的赞誉。

三、“育”字为要,打造市民美育的精神家园

烟台市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对大剧院的定位是社会效益第一,不是挣钱第一;是高雅艺术殿堂,不是商业娱乐场所;是专业艺术演出舞台,不是各类商务会务场地;是为市民文化服务的阵地,不是供游客游玩娱乐的会所。坚持以高层次文化艺术净化人的心灵,以格调高雅的舞台艺术体现主流文化价值,着力突出大剧院的美育功能,精心打造“打开艺术之门”、“市民音乐会”等公益性文化品牌,推出“爱艺术,添智慧”等文化活动,并且面向市民开设艺术家讲座、音乐大师课等,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提高艺术趣味性,这些举措吸引了普通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广泛参与。

四、“高”字定位,彰显文明城市的窗口效应

近年来,烟台市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就是抓和谐”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民生,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力度,充分地保障老百姓的文化权益。烟台大剧院等大型文化设施的投入运营,用文化熏陶心灵,以细节彰显文明;中西文化在这里融汇,文明礼仪从这里传递,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百姓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随之提升。在山东省科学发展观群众满意度测评中,烟台市民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满意度连年稳居前三位。许许多多的领导嘉宾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给予烟台大剧院由衷的赞叹和希冀,烟台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广泛传播。2013年11月,在世界高雅艺术领域久负盛名的美国圣地亚哥交响乐团第一次访华演出,在烟台大剧院举行了首场音乐会,演出传递了烟台和圣迭戈两市的城市友谊,成为烟台2013年度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大盛典。世界级华裔指挥大师林望杰和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约夏·贝尔称赞烟台有“五星级的演出设施、五星级的管理服务、五星级的市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