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建管用”让文化设施“人头攒动”

03.02.2016  11:11

  53个县级及以上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合计超23万平方米,2006年至今文化建设投入近70亿元……地处胶东半岛北端的山东省烟台市,近年来文化“硬件”建设在全省名列前茅。在过去5年间,烟台着力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创新了“硬件软件”齐抓、“惠民乐民”同现的公共文化服务路径。

  服务网络城乡全覆盖

  2009年是烟台文化建设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

  当年10月,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大剧院、京剧院、青少年宫和图书城于一体的烟台市文化中心投入使用。鲜有人知,彼时该地块如果用于商业开发,烟台财政会获得巨大收益。但烟台市没有那样做,而是投资10.7亿元,建成了胶东地区颇具规模的文化中心。

  6年时间,按照“建筑设施一流,运营管理一流,艺术活动一流和公共文化服务一流”的目标,烟台市文化中心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全方位服务百姓,推出各类丰富多彩的舞台艺术演出、文博书画展览、艺术培训、历史文化讲座等文化活动,每年达上千场。

  以烟台大剧院为例。剧院起初定位是公共文化设施和高雅艺术殿堂,为体现便民、利民,让更多市民走进大剧院,烟台市政府每年拨款1500万元进行补贴,推出“经济适用票”,使广大市民以远低于全国大城市的同类演出票价,在家门口欣赏到国内外艺术家的精彩演出。如今,烟台大剧院演出每年超110场,其中公益性演出20场。

  近几年,烟台县域文化场馆陆续改造提升,乡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也实现全覆盖。烟台市财政连续3年安排专项资金,每年对700个农村(社区)文化大院等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截至2015年12月,烟台市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59个,98%的社区和村居建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设结合城镇化改造已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

  服务效能常态化提高

  “十二五”期间,在各类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基础上,烟台进一步充实服务项目、拓展服务空间。其探索的“五有”更是赢得百姓点赞——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目录,有重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公示,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系统,有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管理责任制,有公众文化需求的调查反馈机制。

  为确保公共文化场馆对民众的吸引力,烟台注重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自2013年9月起,烟台依托本地的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画院开办文化讲堂,累计举办各类讲座活动100多期;创新举办“烟台文化艺术季”,连续4届推出各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参与群众达100多万人次。同时,当地精心打造的“专业艺术院团演出季”“文化艺术季”“合唱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更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亮点,“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欢乐伴全年”的文化氛围渐浓。

  2015年的“烟台文化艺术季”,在3个月时间里举办400多场文化活动,涉及专业艺术、群众文化、图书文博、广播影视、文化交流、文化产业6个板块。公共文化活动门类多、辐射面广、百姓参与性强,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服务高效吸引社会力量

  文化设施建起容易运行难,保持高使用率更是让不少地区感到束手无策。在烟台,社会力量的介入成为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有效惠民的重要补充。

  为让烟台大剧院这一标志性建筑最大程度实现文化惠民,烟台市政府每年出资1500万元,购买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运营服务,在全国首创“院线演出、社会经营、公益演出”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

  记者获悉,烟台大剧院运营5年多时间,承接了300多个国内外的知名院团和艺术家,演出600多场。“经济适用票”既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了财政补贴的普惠均等,又为剧院培育了观众和市场,提升了观众的审美层次和文化消费需求。

  在运营方引入社会力量的同时,烟台注重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烟台相关部门依托当地芝罘区、莱山区“89000民生服务平台”设立文化专线,将文化服务内容纳入三维地理信息引擎和“智慧民生”社区项目,“点对点”回应群众文化需求,开展“定向式”“订单式”服务。

  在服务模式上,“89000民生服务平台”文化专线将实体服务与数字服务相结合,形成电话服务、网络服务、实体服务相伴随的“三维模式”。在服务主体上,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建立文化场馆联盟、文化志愿者联盟、个性化定制企业联盟,一个平台连接500多个文化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共同向社会提供服务。而在服务项目上,兼顾标准化和个性化。统筹考虑不同层次、不同个体的文化需求,使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都能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