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济南推出专项调查 错时上下班

22.01.2016  17:03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得消息,为了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压力,结合我市实际拟制错时上下班方案:公务员错时上下班、中小学生错时上下学、有条件的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爱济南”APP就此推出专项调查,欢迎市民踊跃参与。

  “错时上下班,错时上下学。”记者了解到,在市“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针对治理交通拥堵建言献策。其中,“错峰”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错峰”有用吗?“错峰”该怎么做?虽然有争论,但面对日益拥堵的现实,作为一种减少交通拥堵的方法,“错峰”已然成为一个可以一试的选择。

   学生不上学时“道路很通畅”

  “路上感觉很通畅啊!”每天都要从东郊到槐荫上班的小张昨天感觉很诧异,平时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提前了至少20分钟。其实,不少市民都有这个感觉。在和平路历山路路口,历下交警大队的执勤民警介绍,车流量确实比前两天少了一些,主要原因应该是一些中小学学生考试完了,不需要到校上课,接送孩子的车辆减少,平时的早高峰压力因此而减小。

  据了解,泺源大街到山师东路一处3.4公里路段,周一到周五,西向东方向在平峰时的平均车速为每小时11公里左右,早晚高峰期间平均车速一般不到每小时10公里,周一晚高峰的平均车速更是在每小时5公里左右。而周六周日早晚高峰期间,这一路段的平均车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7公里。

  随着寒假即将到来,市区无疑将暂时告别之前的拥堵。但是,学生开学之后呢?毫无疑问,还是会恢复到拥堵之中。能不能让中小学生(包括幼儿园)错开时间上下学,让家长不在同一个时间段上下班,也就是“错峰出行”呢?

   “错峰出行”众说纷纭

  “错峰出行”不仅充分利用了道路资源、减少了交通拥堵,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公共交通运力紧张情况。有观点这样认为。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错峰出行”其实是从时间上给了小汽车更多可以挖掘的资源,尽管一部分人在低峰期上班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峰拥堵。但从长远来看,实行该政策后选择开车的人会更多,实际是满足和迁就了小汽车出行的愿望,反而会刺激小汽车数量增长。

  1月7日,济南交警发布微信“听说它能治堵,济南人你怎么看?”就错时上下班展开调查。两个星期过去了,记者发现网友大多对此持赞同态度,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看法。有网友认为“错开半个小时基本无效,至少要一个小时”,也有网友担心“遭遇送孩子高峰后再遭遇上班高峰”。

  济南交通状况已不容乐观

  据了解,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错时上下班制度在欧美国家得到了稳定发展,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而国内包括北京、成都等城市实行错时上下班的也已不少。

  2004年,济南曾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8:30上班,17: 00下班,12:00至13:00为午餐时间。这和大多数单位实行的“朝九晚六”形成了错时。交警部门数据显示,“错峰出行”使得早晚高峰时段主要道路流量减少约三成以上,一定程度缓解了交通拥堵。

  目前,我市交通状况已不容乐观。早晚高峰时间主次干道交通流量达到或超过饱和状态,平均车速仅为22公里/小时左右,40%的路段服务水平属于“较大延误”(趋于饱和),20%的路段属于“严重延误”(达到饱和)。

  业内人士表示,“错峰出行”牵涉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市民广泛参与进来,集思广益。与此同时,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出发点和思维方法,即使经过长时间讨论,恐怕也很难取得完全一致意见。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形势,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文明绿色出行的同时,尽快推出“错峰出行”及配套措施已是当务之急。这虽然不是根治拥堵之策,但毕竟是一条经过验证的治堵之路。对于其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毕竟,“错峰出行”效果如何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作者:韩磊   网络编辑: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