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莓"10元1斤全城兜售 临沂不少人当冤大头

07.01.2015  19:49
  



  本报1月6日讯 (记者杨帆 车少远) 又到节前反季节草莓上市期,城里、城郊随处可见“ 牛奶莓 ”兜售的商贩。“本地现摘牛奶莓”10元一斤,甚至低到8元就能买到?不少人为尝鲜头,却当了冤大头。

  6日,记者驱车沿滨河东路从沂南回城区,只见葛沟镇及汤头街道路段,一溜两行随处都有兜售草莓的摊贩,每个零售摊位前的临时招牌上都赫然写着“牛奶莓”,零售摊贩不停地向来回路过的车辆挥手,见有车主缓下车速,摊主便吆喝起来,“新鲜刚采摘的本地牛奶莓,一斤10元钱喽。”听此招呼,不少路过的车主停下来,三五斤购买了去,一箱所谓的本地产牛奶莓很快便被抢购一空。“你看这个头大,通红诱人的草莓,看的人真是直流口水。而且牛奶莓的口感特别好,吃起来有牛奶的香味和水果的清甜。”路过的市民孙希才从沂南回城区,路过汤头街道滨河东路路段时,下车买了5斤。“相比市场上销售的牛奶莓三四十元一斤的价格,路边这些牛奶莓价格便宜多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路过城郊购买牛奶莓的消费者们普遍确信,路边零售的牛奶莓一定是摊主自家大棚刚刚采摘下来的,愿意买,图的就是个物美价廉!

  6日14:50,正在记者停车咨询所谓牛奶莓价格时,两辆城管执法车来检查,执法人员下车后上前的第一句话就是:“这里不准摆摊,以后别再提货了!”话音刚落,摊主忙不迭向记者解释,“这些牛奶莓不是提的货,都是我们家大棚种的,刚采摘的。”一边说一边抓紧收拾撤摊。

  在摊主搬运货箱的时候,又漏出了一个马脚,有些已经销售完的货箱底部竟然铺着《东海日报》,而不远处的摊主摆放的货箱底部竟然也有《东海日报》。令人起疑的是,相对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庄户人,有钱也没地儿买这份报纸吧,难不成《东海日报》都发行到河东区这了?当记者带着疑问询问摊主时,对方顾左右而言他,只一口咬定自己卖的就是自家大棚刚刚摘下来的牛奶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