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白裤瑶族:从以狩猎为生到端上“旅游饭碗”

27.10.2014  12:18

   新华网贵阳10月26日电(记者李春惠)小伙子、姑娘们身着瑶族盛装,在村口跳着“迎客舞”,村里一栋栋两层的瑶族风情楼整齐地排列,阳台上晒挂着统一花色的床单和被套……这是记者近日在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拉片新村看到的景象。

   瑶山乡是贵州传统极贫的“两山”地区之一,是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白裤瑶族以狩猎为生,他们衣不遮体、居无定所,大多数人住在山洞里。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有组织地把穴居在山洞的瑶族同胞移民到山下,在政府引导下,瑶族民众学会了修建茅草屋和种粮食。

   瑶山地处深石山区,土地贫瘠,水源匮乏,瑶族民众几十年来耕作仍保留刀耕火种方式,粮食产量很低,生活极贫的状态一直保持到上世纪90年代。

   “睡觉就蜷在火灶边的稻草堆里,一直到1992年都不知床为何物。”拉片新村村民王家华说。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瑶山乡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几次扶贫移民,把散落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居民搬迁到整洁美观的安置区。

    生态移民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瑶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有500户左右瑶族民众从深山区搬到拉片新村,住上漂亮的小楼,部分有条件的家庭还开起了旅游客栈和农家乐。

   据介绍,荔波县是贵州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境内聚集着多个著名景区,移民安置点与景区毗邻,荔波因地制宜编制了移民安置点产业规划,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村民何利明告诉记者,生态移民前他们一家4口只有1亩地,只好到周边乡镇租地种,不旱不涝一年积存千把元。移民后他办起了农家乐,妻子加入旅游公司的民俗表演队,专为游客表演古朴的瑶族舞蹈,一家人一年能积存数万元。

   “是生态移民让我端上了‘旅游饭碗’。”何利明知足地说。目前,瑶山乡共有1000多人吃上了“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