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生活因鲁企而变——山东产业援疆二三事
在我省与新疆建立对口支援关系的17年间,安排援疆项目82个,投入资金10.14亿元;21家山东企业来到喀什,达成超10亿元的投资意向;150家企业参展喀交会,签订合作项目33个,签约金额248亿元。立足差异互补,放大产业优势,山东企业与受援地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造富当地百姓的产业援疆之路。
坐骑:“四条腿”迈入“三个轮”
10月26日,星期天,12点刚过,喀什麦盖提县城以北的环城路边就热闹起来,一周一次的麦盖提大巴扎(集市)开始了。大巴扎外围的地面上出现了一条条整齐的白线——这是为前来赶集的居民们准备的“泊车位”,不少电动三轮已经整齐地停在车位中。而就在三四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巴扎周边的空地上,散乱地搭建着各式的棚子和横七竖八的木桩,用于停驻村民们最常用的代步工具——毛驴车。
“坐毛驴车赶集在咱山东老家来说已经是很久远的记忆了,但是在这里,2010年前后还是满街毛驴车。”山东省援疆指挥部产业处处长王鹏说。日照市对口援建的麦盖提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县,代步工具有非常明显的农耕社会遗存。但近几年随着工业企业的进驻,毛驴车的劣势渐渐显示出来。居民艾力江·阿卜杜热西提告诉记者:“养驴不仅要准备专门的场地,每天喂还非常麻烦。不卫生,上路也不安全。相反电动车不仅易学,而且非常方便,充一次电能跑六七十公里,对于日常去地里拉棉花、苞谷、苜蓿草来说足够了。”
10月29日,记者来到山东五征集团承建的麦盖提县农业示范园,展厅中停放着多种型号的电动三轮车。销售经理张新山告诉记者:“比起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汽车来说,千把块钱的电动三轮更容易让村民接受。现在我们的月销量能到每月3000台以上,基本每天卖出100台。”
如今的麦盖提街头,电动三轮车已经成为主流代步工具之一,对偶尔才出现的驴车,援疆办的工作人员们因其稀有,送了它们一个新名字——“驴迪拉克”。
收入:苦孩子变身“巴依老爷”
院子里水泥砌出一片简易的篮球场,墙根种着月季,栏中喂着牛羊,后院的空地上一座宴会厅正在破土动工。这座2000多平方米的庭院正是喀什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员工阿卜杜热伊木·阿卜杜如苏力的家。
“没想到我一个农村苦孩子,现在变成‘巴依(财主)大老爷’了。”阿卜杜难掩自豪,而就在几年前,他家的土坯房还穷得连门都没有,只能靠挂帘子挡风沙。
今年是37岁的阿卜杜在山水水泥工作的第三年:“月收入高的时候能有四五万。”而就在三四年前,他300元的基本工资和并不稳定的绩效很难养家糊口。
“那时候不是不肯努力,是没有机会,没有渠道。”阿卜杜回忆说。在进入山水水泥之前,阿卜杜在另外一家小型水泥企业工作了13年。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小,加之管理不善,尽管他勤勤恳恳,每月的工资仍不过千元。
2011年底,山东山水集团来到喀什开疆拓土,阿卜杜闻讯加入。靠着企业提供的系统培训和吃苦耐劳的精神,2012年、2013年阿卜杜荣登喀什地区的销售冠军。不仅销售做得好,阿卜杜还围绕水泥产业做起了小型物流,负责为客户送货上门,年收入轻松超过了百万元。
喀什山水水泥总经理王振宇告诉记者,喀什地区的600多名员工中,有260多名是维吾尔族员工,优秀员工的月收入都能到3万以上。
就业:一双手套盘活就业市场
受当地风俗和传统观念影响,维吾尔族家庭多不愿让妇女抛头露面离家务工,农村地区尤甚。受制于劳动技能,许多维吾尔族女性也缺乏务工能力。鲁企进喀,不仅盘活了喀什当地就业市场,更为维吾尔族女性开辟了一条就业之路。
10月28日,记者来到济宁市对口支援的英吉沙县,在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三楼的车间里,100多名维吾尔族女工正在接受缝纫培训,整齐统一的玫红色工服,干净利落的缝纫动作,看起来很是精神。中兴手套总经理汪萍告诉记者:“公司绝大部分员工都是当地维吾尔族妇女,已培养了500多名员工,如此大规模女性用工在喀什地区非常少见。”
让维吾尔族同胞有活干、有钱挣、有奔头,“产业促就业,就业促稳定”,这正是在喀鲁企全力探索的援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