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用三个政府供给政策 让一根大葱换了新活法
据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新闻》报道,产品价格、品牌、销售渠道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关键。章丘市通过推出大葱目标价格保险、打造公共地域品牌、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用三个政府供给政策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让一根大葱换了新活法。
眼下是章丘大葱集中收割上市的日子,绣惠镇崖南村种植大户王超,正在自家100多亩大葱地里忙活着。现在他虽然又忙又累,但心里踏实多了,脸上有了笑容。但就在一个月前,他还在怕去年的一幕重演。
去年,王超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上百亩的家庭农场,本想着规模种植增加效益,可一路走低的葱价伤了他的心。但上个月章丘市首次推出的大葱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打消了他今年的顾虑。简单来说,就是政府联手保险公司,给2015年的大葱设置了1.09元/斤的目标价格,在11月16号到12月31号的保险期内,如果大葱的平均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将对差价进行赔偿。
章丘市物价局局长崔克诚介绍说,每亩大葱收取保费440元,政府掏80%,种植户只掏20%。农户投入一斤大葱的成本,就能换来100斤大葱的稳定受益,这个账老百姓比谁都算的明白。今年章丘市在解决大葱价格忽上忽下难题的同时,还联手企业打造了百农汇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把章丘大葱、小米、鲍芹等农产品搬上了互联网,打造全市的网络公用品牌“百脉醇农”,免费交给农户统一使用。
百农汇策划专管孟月介绍,每盒大葱除了统一的包装标识外,还贴上了一个二维码身份证,保证了大葱的质量安全可追溯。大葱二维码扫描的信息有产品的介绍,有整个产地包括流通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辨别产品的真伪。
章丘大葱作为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高达上亿元。如今,政府用自己的财力为大葱兜底参保,用政府信誉给章丘大葱贴牌子,章丘通过积极主动创新,有效供给百姓急需的惠农政策,给力章丘大葱加快发展。章丘市副市长杨传军说,政府信誉为保证,政府推出、政府管,做不好那就是政府的事了。政府做社会的认可度高,他跟企业单打独斗、游兵散勇不一样,政府监管资源要广,用我们政府的力量建设这个品牌。
如今,在政府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今年章丘大葱每斤的市场溢价至少提高了两毛钱,一亩地葱农就能多收16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