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敬畏守住底线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所以效果突出,是因为这次教育直击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很有针对性,便于对照反省。反观那些贪腐官员,都是在做人做事用权上失去了底线,导致“不严不实”问题特别突出,进而走向贪腐的。
普通人做人做事没有底线,更多的是一个道德问题,但领导干部要是没有底线,危害就很大,因为他们手里掌握权力,一旦失守,就会不惜损害国家公众利益,只为极少数人谋利。所有贪腐官员都是没有底线的。他们在做人上骄横跋扈、利欲熏心,在做事上不讲纪律规矩、蒙混过关,在用权上罔视党纪国法、以权谋私……种种行为,离“三严三实”相去很远。毫无疑问,领导干部守不住底线,就不可能做到“三严三实”。
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底线,是因为失去了敬畏之心。实际上,中国人特别强调敬畏意识。在我们的传统里,敬畏天地、神祇、祖先,敬畏民心、文化、法律,等等,敬畏无所不在。中国历代那些为人称颂的清官循吏,也都是深知敬畏的,所以他们的举止才有禁忌和底线,才会警醒自己不要有了权力就自我膨胀、忘乎所以、放纵欲望、为所欲为。
领导干部在做人上要有敬畏,用敬畏守住做人的底线。很多出问题的官员,之所以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是因为在做人上缺少敬畏。他们虚伪造作,毫无忠诚可言,对义利之辨、公私之别没有真认识,完全被利欲蒙蔽。不问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做出多大贡献,一心只想着升迁,为的是掌握更大的权力以谋取更大的利益。只要能达到目的,就什么手段都可以用。这样的官员,已经没有敬畏和做人的底线可言。必须引以为戒,在做人上保持敬畏,忠诚坦荡,表里如一,公私分明,用敬畏守好底线,在对人对事上无愧于心。
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敬畏守住用权的底线。领导干部手里握有权力,就要知道权力使用的底线。权力是工具,可以谋公,也可以谋私,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失去了敬畏,在用权上就会失去底线,权力就会流于谋私和做坏事。因此,务必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确立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服务公众的理念,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尤其是媒体的监督和批评,将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如果没有私心,真正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就不怕权力公开运行,容得下尖锐批评。
敬畏谋事创业的机会,用敬畏守住做事的底线。一个领导干部,能够得到组织和人民的信任,担负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领导工作,这是非常难得的谋事创业机会,一定要珍惜。去做一位领导,不是去当官混日子,而是能一展所长,兢兢业业、临深履薄地做事情的。一个地方和部门如果来个庸官贪官,可能一下耽误这个地方和部门的工作好几年,影响的是当地和该部门众多群众和职工乃至国家的利益。更不用说在转型的关键期,耽误时间和发展机会,损失的成本无法估量。因此,领导干部有了做事的平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敬畏谋事创业的机会,用敬畏守住做事的底线,干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政绩,千万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领导干部如何做到用敬畏守住底线?应趁此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修身上下一番深切反省的功夫。坚定理想信念,从共产党擅长的党性修养中锻造出一颗敬畏之心。还要从传统文化中学习丰富的敬畏养成方法。中国古人讲敬畏讲得非常深刻,而且确实是从修身中体悟而来。《中庸》里提出,“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就是充满敬畏之心的表现,在别人都不知道而只有自己知道的情形下,也能守住底线,坚决不逾越一步。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单是学习还不够,还要把敬畏之心切实用于应对各种情况。用敬畏守住底线不是一句敷衍的空话,而是在复杂环境中照样能起作用,在做人做事用权上都有清晰的底线意识。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只有很明确地知道底线在哪里,才能够心有所定,不为一时利欲所动。一有松动,当即警醒,“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用敬畏之心时刻告诫自己谨守底线,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干部。
原标题【 用敬畏守住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