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留学生阿里:塔利班不代表阿富汗
阿里参加学校组织的汉语演讲比赛,他得了第一名。(受访者供图)
Jan ali Yousufi来自阿富汗东部城市加兹尼,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带着自己的伊斯兰信仰,来到了济南大学继续他的汉语学习。Jan ali Yousufi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阿里。“阿里”是大多数阿富汗人名字里必有的两个字,在伊斯兰世界里,伊玛目阿里是勇敢的象征,阿里和他在山东师范大学学习的朋友都给自己起了“阿里”这个中国名字,希望自己可以像伊玛目一样在异国的生活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学习汉语:都是日语“惹的祸”
阿富汗的教育制度跟中国基本相同,高中毕业后也有一个重要的升学考试,由于身体不适阿里在考试中发挥得并不是很好,在阿里填报的志愿中,最后一个选择是喀布尔大学的日语专业。说起这个选择,阿里说只有一个原因:日语是在阿富汗新开设的专业,这样的专业分数线比较低,而且获得奖学金的机会比较大。阿里被喀布尔大学日语专业录取,但入学后却转入了汉语专业,原因是日语专业没开设成。
起初阿里有些失望,平白无故被改了专业,阿里曾经有过复读重考的想法。但试着听了几天课,他却对汉语产生大极大兴趣,“汉语这种象形字真的太神奇了,为什么‘人’是这样写,真的很想知道各种各样的汉字是怎么产生的。”说起这个意外“被选择”的专业,阿里很兴奋。“以前我们是在波斯语系的楼上上课,没有独立的地方,但是现在孔子学院有了自己的教学楼,老师们对我们也很好。我们参加了HSK汉语水平考试,我的成绩还算不错,最终12个人获得了孔子学院奖学金,有机会到中国学习一年汉语。”
阿里的阿富汗朋友来帮他过生日。(受访者供图)
在济南:有惆怅,但充满惊喜
“我对我的学校很满意,我的很多同学都很羡慕我,济南是个好地方。”阿富汗到中国的直线距离并不是很远,但是阿里来济南的路途却很“折腾”。去年七月,阿里和朋友从阿富汗出发,先到印度,再从印度转机到上海,又从上海到济南。从阿富汗出发时是下午两点左右,到达济南已经是第二天晚上的十一点。记者问阿里是否觉得远,阿里笑着说“还行”。
说起不适应,那就是传统文化与信仰的差异了。阿里说令他最吃惊的是谈恋爱这件事。在阿富汗,男女是不可以谈恋爱的,更不用说大庭广众之下拥抱牵手了。除了阿富汗的传统之外,对于情侣之间的亲密行为,阿里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这关乎礼貌。“在公共场合牵手什么的,我觉得对别人不太礼貌。”
阿里在济南生活得很开心。“来到这里之后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我是一个穆斯林,很多东西都不能吃,但是我们学校有清真食堂,所以吃饭也没有问题。同学们对我很好,我们经常一起聊天。”阿里的汉语成绩不错,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他的书架上放了获奖证书,那是他的骄傲。“我拜了师,学了形意拳,我觉得很有意思。”阿里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济南,没有战争,没有民族纠纷,在他看来一切都很平和安逸。从知道自己即将到济南开始,阿里就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惊喜。
阿里喜欢踢足球,还参加过山东省第五届少数名族大学生足球比赛。(受访者供图)
留学生活:喜欢足球,交朋友,但坚持信仰
阿里的校园生活安排地很好,每天他都严格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做事情。阿里喜欢踢足球,因为足球他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每当他出现在足球场都会有很多人主动跟他搭话。“还是善良的人多,我跟大家相处地都很好。因为我是外国人,大家也很照顾我。托足球的福,我交到了很多朋友。”他的舍友是一个刚果黑人小伙儿,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信仰,甚至作息时间也不同;但阿里说他们是朋友,因为能相互理解,并尊重对方的习惯。
阿里每天早上5点起床做礼拜,之后就去运动、吃饭、上课。阿里很虔诚,尽管来到了异国他乡,阿里依然坚持做礼拜。每天三次,晨礼、晌礼、晡礼,一次不落。阿里是带着《古兰经》来的中国,并十分尊重教义,他将《古兰经》放在书架最上方,小心的用手绢包着。他还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古兰经》,小心翼翼地让记者看波斯语的经文。收起《古兰经》时,阿里还认真对经书进行了礼拜。
梦想:让全世界的人知道阿富汗人不坏
阿里说自己有一个梦想,他希望能让全世界的人知道阿富汗人不是坏人,塔利班政权不能代表全部的阿富汗人。阿富汗人也向往幸福,阿里跟记者说:“你一定要写,告诉大家我很爱我的家人,我的父母,我的哥哥,还有我的小侄子。”阿里现在一家六口人生活在一起,他希望他们不被战争波及,能够健康长寿。政治上的事情阿里不想多作评论,“我只是觉得战争太残酷,在战争中死去的60%以上是老百姓,而且其中老人、孩子、学生、妇女这些弱势群体占大多数。他们又有什么错?”阿里说,中国和阿富汗是邻国,希望两个国家能发展友好关系,阿富汗现在还比较落后,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如果两国能够合作的话,对双方都有好处,既能促进阿富汗经济的发展,也能增加中国人的创业机会。
还有三个月阿里的中国留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到时候他会回到喀布尔大学继续完成自己的大学教育。阿里说以后还要来中国,他想继续深造,学好汉语。(文/邹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