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草莓打激素?网传辨别法不科学
畸形草莓打激素?网传辨别法不科学
编者按
食品安全是目前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一出,各种版本的说法五花八门,我们到底要听哪种?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究竟怎样选择才更健康?
2016年3月15日,也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本报与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打造“食验室”栏目,就市民最关心的“舌尖问题”,进行明明白白的“食品实验”,还原食品真相。
这里没有说教、没有似是而非、没有枯涩难懂、没有高谈论阔,只有直白的“食验”,诚心做您的健康向导。
3月,正是品尝草莓的旺季,酸酸甜甜吃起来特别爽口。不过,最近网络上有传言称,市场上销售的个头偏大或者长相畸形、不规则、果面凹凸不平的草莓可能过量注射了“膨大剂”之类的激素,吃了对人体有害。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随机从3家农贸市场购买3份不同形态的草莓样品,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山东标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检测,通过准确的数据为大家还原“食事真面目”。
●实验材料:
购自纬九路社区菜市场的小草莓(样品A);购自经六路沿线一水果摊点的大草莓(样品B);购自颖秀路附近便民市场的畸形草莓(样品C)。各为1kg。
●实验步骤:
❶ 3月4日,记者将当日所购草莓送至山东标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并依次编号;
❷ 实验人员依据SN/T3643-2013检测标准,对草莓样品进行处理——1/4颗草莓打碎,称取固定克数,加适量缓冲盐后,先后用乙腈萃取,超声提取;等待30分钟后,加入净化剂浓缩,最终放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进行检测。
❸ 3月11日,该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实验结果:
“膨大剂”是国际通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常用为氯吡脲,在我国也属于登记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SN/T3643-2013检测标准对其用量做了明确规定,每千克水果中不得高于0.01mg。经检验,3批次草莓均未检出,完全符合标准。
●实验解读:
“网上盛传的‘激素草莓辨别法’其实并不科学,基本都是个人主观臆测。”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副理事长姜卓俊曾公开表示,国内外对草莓育种的目标都很一致,就是果子越大越好,市场上出现的草莓之所以大,是因为本身就是“大果型”品种。
历城区董家镇草莓种植户老吕经验颇丰,他告诉记者,除品种有大有小之外,在草莓生长期间改变果子数量也能有效增大个头,比如一个草莓苗本来可以结八九个果子,掐掉三四个,被保留的果子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成分,个头就会大一些。并且适当施肥,保持土壤的有机含量,也会让草莓个头变大。
至于市面上为何会有长相奇怪的草莓,有农业专家分析认为,这并不一定是使用过量激素所致,而与授粉不均、温度过低、生长条件有很大关系。
小贴士
肠胃不好者不宜多食
中医学认为,草莓味甘、酸,性凉,归肺、脾经。具有润肺生津,健脾,消暑,解热,利尿,止渴的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口舌糜烂,咽喉肿毒,便秘,高血压等症。
草莓虽然营养价值丰富,但也不要贪吃。因为食用过多草莓容易导致腹泻,痰湿内盛、肠滑便泻者、尿路结石病人不宜多吃。
记者调查
面对谣言还需“长点心”
近日,一则“畸形、个大草莓注射激素”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引发很多消费者对“激素草莓”的担忧和讨论。随着记者送检结果的出炉和相关专家的解读,谣言不攻自破。因此,面对无依据的网络传闻,消费者还要“长点心”。市场 畸形草莓并不多见
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水果店和草莓销售摊点,草莓品种、大小多种多样,一般大头大、品种好的价格要贵3-6元左右。而网传的畸形草莓其实并不多见。
“济南市面最常见的草莓品种,有甜宝、红颊和明宝。每个草莓品种都有一定的畸形果率,甜宝偏小,形状规整;红颊和明宝个头偏大,畸形率相对略高。”一位草莓经销商告诉记者,也有一些从国外引进的选育品种个头赛过乒乓球,口感和卖相更好,当然价格也更高。农户 注射激素得不偿失
爱吃草莓的市民都知道,草莓是极易腐败变质的水果,即使低温冷藏也无法久存。记者采访了解到,注射了激素的草莓更加脆弱。
“给草莓注射‘膨大剂’,就是得不偿失。”上述草莓种植户老吕告诉记者,注射后草莓膨大速度快,细胞密度疏松,的确会让果实体积变大。“但捏在手上软绵绵的,储运性更差,放一夜就全部打蔫,亏本卖都卖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