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局派驻第一书记让来庄社区大变样
“一年打基础,二年促发展,三年见成效”,省委省政府以及省体育局对于“第一书记”的工作高度重视。在第三批“第一书记”上任前,省委省政府强调第三批“第一书记”工作年是“抓党建、促脱贫、办实事、惠民生”的关键阶段,是攻坚克难的一年,一定要切实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克服畏难发愁和盲目乐观情绪,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巩固提高,防止反弹和返贫。在省体育局第三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前,省体育局局长张松林指示,到了村里,要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的任务。省体育局巡视员丁艳菊多次到社区看望“第一书记”,要求第三批“第一书记”在前两批“第一书记”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扎扎实实做好改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为三年帮扶工作画上圆满句号。三年来,“第一书记”的工作也得到了省体育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成为“第一书记”干好工作的坚强后盾。
2014年12月27日,省体育局援建项目——来庄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健身广场正式投入使用,社区居民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给予节日般的庆祝,也标志着省体育局三年来派驻来庄社区“第一书记”用实际行动践行的“五通”、“十有”、“三达到”工作目标正逐步实现——
“真是感谢‘第一书记’,感谢省体育局,帮我们搬进了新社区,还援建了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健身广场,为村里干了那么多实事。能够在这么好的场地和房间里健身、娱乐,真的很高兴。这是‘第一书记’来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2014年12月27日,来庄社区群众趣味体育活动在省体育局援建完工的来庄社区服务中心和幼儿园前的健身广场上举行,这是“第一书记”连续第二年组织这样的活动,社区居民几乎倾巢而出,汇集到了广场上,或参与,或观赏,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节日,参加广场舞的社区居民邢大妈面对记者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说出了上面的感慨。
本次来庄社区群众趣味体育活动恰逢省体育局援建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活动更多了些社区居民庆祝的浓厚氛围。乡镇的领导来了,县里的领导也来了,令人感叹的是,他们不是来“撑门面”的,而是积极参与到社区组织的拔河和太极表演等活动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全社区的男女老少欢聚在一起,用载歌载舞、才艺表演和体育竞赛等形式,共庆“第一书记”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大变样。
省体育局援建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省体育局派驻“第一书记”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帮扶村“五通”、“十有”、“三达到”工作目标,尤其在最为关键的第三年,“第一书记”牢记省委、省政府以及省体育局领导的嘱托,多干事,干实事,为三年工作画上圆满句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如今的来庄社区,社区道路硬化了,社区周围绿化了,随着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健身广场竣工并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第一书记”通过踏踏实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五通”、“十有”、“三达到”的蓝图正在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书记’帮我们改善了居住条件,引进了经济作物,硬化了6.9公里的道路,又配套了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和全民健身广场……现在社区居民的生活富裕了,邻里关系和睦了,随之而来的是大家的生活品味也提高了,你看看现在社区里60多岁的大妈们都染头烫头,这在过去是没有的!”社区体育活动当天,刚参加完拔河比赛的来庄社区党支部书记韩各胜,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滔滔不绝地跟记者攀谈起来。
抓基础建设 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大改善
道路建设是“第一书记”到来庄社区干的大事之一。
来庄社区道路建设此前早已列入了议事日程,但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没有动工。第三批“第一书记”到任以后,积极主动地与杜集镇党委政府和宁津县主要领导协调,落实道路开工建设事宜。经过不断沟通协调,最终获得县、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由县交通局全面负责道路施工建设,道路全长6.9公里。建成后的道路,为社区群众到镇驻地和县驻地提供了便利,周围十多个村庄的群众直接受益,促进了社区各方面的建设。“原来去镇上办点事,遇上雨天,道路泥泞得没法走,即便开三轮车,也要走40分钟左右,现在好了,不管雨天还是雪天,开着三轮车不到20分钟就能到镇上了!”社区的刘德平大爷指着修好的柏油路,高兴地对记者说。
为支援来庄社区建设,省体育局投资援建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全民健身广场三个公益项目。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包括社区卫生室、计生办、文体活动中心、党员远程教育中心、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等。援建项目从2013年7月开工,今年9月底完成了工程的主体施工任务。目前,在全民健身广场上,又建起了高标准的老年门球场、健身器材场和篮球场。工程经过监理部门验收,并配齐了功能房所有的设施和办公用品,保障了社区两委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幼儿园的投入使用,真正解决了办公难、上学难的问题,造福社区群众。在27日的活动现场,跳完广场舞的丁清英老师告诉记者:“没建成广场之前,社区的女同志即便有跳舞的想法,也没有场地,现在有了健身广场,如果隔几天不跳还觉得心里痒痒呢!”63岁的刘德芳阿姨在活动当天,还特意在社区服务中心二楼的活动室里,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剪纸艺术,“能剪出多少个种类我已经记不清了,基本上看到的东西,我琢磨一下就能剪出来。社区很多人家结婚时都要我去给他们剪喜帖。‘第一书记’来了后,帮我们建起了社区服务中心,如果社区领导同意,以后我准备在这个活动室开一个学习班,把这门手艺交给社区喜欢这个的人。”
对迁入新居的居民,“第一书记”积极协调各级部门,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网络,目前整个社区的“五通”内容已经全部完成。新社区建起来了,“第一书记”又带领大家通过行业扶贫政策的落实,结合省里开展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搞了公共卫生的彻底净化和社区道路的硬化。目前社区、广场栽植了苗木;专门设置了100多米的文化墙,不仅美化了社区,还宣传了社会正能量。
协调扶贫政策落地是“第一书记”“ 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批“第一书记”到位以来,积极协调省交通厅拨付修路款138万元,完成了社区6.9公里的道路硬化;争取省教育厅社区幼儿园建设资金20万元;省文化厅的文化书屋(大院)建设经费20万元;省林业厅的村庄绿化经费20万元;同时,还结合社区文体活动广场和道路硬化方面存在的经费不足情况,争取省财政“一事一议”公益设施建设经费40万元。目前,“第一书记”已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和投入经费达到900余万元。
抓扶贫开发 富民强村工作大推进
驻村以来,“第一书记”始终把促进村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主要任务来抓。
作为来庄社区扶贫开发项目,308亩“花育25号”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和246亩“9901速生柳”苗木种植基地在前两批“第一书记”的努力下已经建成,该产业项目被评为山东省十个“第一书记”产业兴村优质项目,获得“景芝美丽乡村发展基金”5万元。“第一书记”孟涛表示,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相关部门,帮助社区解决好产业销路的问题。
在前两批“第一书记”的不懈努力下,来庄社区成立了宁津县盛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合作社,为贫困农户产业发展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生产发展中存在的资金短缺等问题。目前第三任“第一书记”正积极完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吸纳更多的会员,搞好服务,切实体现“民办、民营、民受益”的效果。
根据今年省委组织部、省残联关于在“第一书记”帮包村实施“助残致富奔小康”项目的通知精神,“第一书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遴选适宜残疾人创业发展致富的项目,为来庄村8户、宏治刘村1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申报了项目实施方案,并利用宏治刘村养猪场和农作物秸秆、柴草堆等资源,在养殖和居住区建设两大沼气池,申请省农业厅专项扶持资金10万元,项目开工建成后,将有利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善社区卫生条件,保护生态环境。
自2013年12月搬入新建小区后,来庄社区群众迎来了第二个寒冬,小区实行集体供暖,而买到质优价廉的过冬煤炭成为社区干部群众最揪心的事情。省体育局驻村“第一书记”了解到社区的困难后,积极协调为社区解决了200多吨物美价廉过冬煤,让社区居民可以安度这个寒冬。
倡导新社风 社区文明大提升
注重群众物质脱贫的同时,“第一书记”的到来还非常注重提高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
2014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第三批“第一书记”与社区189名适龄儿童及部分家长们一起欢度,举办“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让生命充满爱》的感恩主题演讲。同时,向孩子们赠送图书、服装和学习用品。“‘第一书记’帮我们社区建起了新幼儿园,并且里面的教学和玩乐设施都很齐备,我们再也不用羡慕城里孩子的幼教条件了!”社区体育活动当天,表演完印度舞才艺的大学生妈妈赵月的孩子刚一岁,对于孩子下一步的入托教育,她充满了期待。
逢重要节日,“第一书记”都带领村两委干部走访慰问部分老党员、困难户、孤寡老人,让他们充分感受党组织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组织群众参加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提高文明素质,真正让群众精神脱贫。在“第一书记”积极协调下,宁津县文体局选派广场舞教练到来庄社区培训大众广场舞,40多名社区群众参加了培训;“第一书记”还与大学生村官一起研究24式简易太极拳的教学,对社区部分群众进行了专门的太极拳培训;每年元旦前,社区都组织开展群众趣味体育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培养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弘扬新风正气,营造社区和谐稳定氛围。27日,参加太极拳表演的几位大叔都表示,虽然只习练了三四个月的时间,但之前一些腰腿疼的小毛病都不见了,“以后只要有空肯定坚持练。”给大家教授太极拳的大学生村官郭家赫表示,目前社区还只有男同志练太极拳,不过他相信随着大家对这项运动好处的口口相传,将来一定会像城里一样,男女老少齐上阵。
“第一书记”还带领社区两委开展了“善行义举四德”,即优秀典型、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评选,利用身边的人和事来宣传教育群众树立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的正确人生导向。真人真事感染着社区的每一个人,进一步坚定了群众改变生活状态的信心和决心。